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5期   作者:路旭
[导读] 文章针对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

        路旭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文章针对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地学习,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进而达到学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一、绪论
“任务驱动”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的驱使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
        二、信息技术课和“任务驱动”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程与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有明显的区别。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转向了信息素养的培养,而计算机课程是以知识与技能为目标,这些只是信息技术较为基础的方面。在此基础之上,利用信息、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也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强调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多元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的要求,选择使用传统的教学法或者较新颖的任务驱动法、WebQuest教学法等,各种方法的结合使用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次,教师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强调从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相互合作的过程,形成个性化的体验,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是:第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第二,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其基本步骤可分为:
        1.创设情境引起注意
信息技术课的任务驱动教学,就是要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原有认识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去完成一系列任务,同时,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掌握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水平、兴趣、年龄等特点从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创设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
        2.分析任务共同讨论
给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有时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提出来,也可由教师主动提出,但要采用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方法。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大部分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类似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任务的特点和难点。
        3.针对问题明确思路
针对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解决任务的各种可能性的想法,并做出评判,及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决任务的思路和计划,找出哪些是要用到的旧知识,哪些是需要用到的新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确任务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对于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明确的分析,举出例子,并做出适当的示范。
        4.主动探索完成任务
有了上面的分析和提示,接下来就应该由学生亲自动手解决任务。教师要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要避免学生陷入毫无目的的尝试和简单机械的模仿;鼓励学生与周边的同学讨论、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进行轻松的合作学习。
        5.交流评价总结经验
既然给出了任务,就要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检查完后,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是否符合要求做出及时的反馈和总结,指出要改进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发现和挖掘每位学生的优秀表现,并做出中肯的评价和表扬。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要“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法改变了以往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开创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相互协作积极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下面以“制作演示文稿”的驱动教学实践为例,针对各个阶段进行简单说明。
        1.课前任务驱动
课前任务驱动就是指导学生预习。课前预习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知识目标。另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听课的被动局面。

这样能使学生领略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幸福,感受到掌握知识后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新知识奠定基础。
例如,幻灯片制作涉及到幻灯片图文编排、幻灯片之间的超级链接、幻灯片的动画效果等教学内容,针对这些教学内容,在讲解《幻灯片编辑》前,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小任务:
(1)课前预习幻灯片制作需要涉及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下次上课时进行检查;(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搜索精美的幻灯片作品,并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学生们带着这个任务在课前进行探究,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来完成任务,搜索的幻灯片作品也会出乎教师预料。根据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出幻灯片的编辑方法。有了课前的直接经验,学生参与的热情更高,课堂上的自主探究的主动性更强,这样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课堂任务驱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用传统教学方法一味地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讲,很快教学活动就会失去活力,变成教师单一方面的教学行为,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则可以很好的改变这种情况。
例如在制作“我的作品”演示文稿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制作好的演示文稿,其内容主要是介绍体育运动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笔者将演示文稿制作分成了以下6个小任务:(1)插入图片;(2)怎样设置图片格式;(3)演示文稿中超级链接属性的设置;(4)图片和文本超级链接的设置;(5)幻灯片切换时的动画设置;(6)文字和图片的动画效果设置。
在学生操作每一步时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问题,于是学生就会主动询问老师而老师不必着急向学生解答,要指导他们查阅教材相应部分。如在设置自定义动画属性中要求:以双击开始,延迟1秒播放动画,速度选择中速,重复选项选择无。通过认真阅读,大多数学生已经能独立完成任务了。于是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何进行图片的自定义动画设置?”大部分已经完成任务的学生回答:“在图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动画命令”。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在课堂上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已摸索。
        3.课后任务驱动
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要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以强化,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做法如下: 在制作完成“我的作品”演示文稿后,请每个同学将自己的作品用计算机展示给其他同学,请作者谈谈想法和做法,再由学生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然后由作者谈经验体会,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给与评价,作为该学生的平时成绩。每一次完成任务后,教师都要进行总结,将学生的积极热情升华为对知识理性的渴求。对每个学生的作品给与点评,在点评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特色,运用鼓励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持良好的学习势头,保证以后的学习效果。
当然,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每项任务的完成应该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完成,尤其是那些与众不同的想法更要大力发扬。以“我的作品”演示文稿为例,为了协调图片与文字的关系,可以将图片作为背景,也可以把文字变为图片插入。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完成任务,便应当奖励,也可能有部分学生虽然完成了任务,却没有利用教师设计的知识,这时,可在最后加以补充,也可以在评价时插入说明,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而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4.任务驱动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遵循先易后难先具体再抽象的原则。有些知识如果只通过教师讲述,学生在字面上可以接受,但在理解深度上往往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能设计出一个涵盖这一问题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体验,情况将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优劣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实践中设计任务时要注意:
(1)任务要符合现实,情境有趣。任务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提出的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能给学生以更多的创造空间。(2)任务要系统有度。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既要有成功的喜悦,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3)任务中的重点问题要强调。教师要故意给出一些错误,给学生设计一些陷阱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让学生把错了的地方改正过来,教师不仅强调知识点,也让学生加深了对重点知识的理解。(4)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有具体评价。通过具体的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得到肯定,这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激励。
        四、结论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实效性非常突出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作为教学中的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而学生才是真正地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种教学法作为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内涵和外延还将不断扩大。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教学法虽然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加以正确的运用,这样才能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及时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这种教与学的双方配合,才能使得这种新型的教学法发挥出高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四环节[J].中小学信息技术,2004.
[3]沈道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6.
[4]陈丽琼.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技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2006.
[5]孟海斌.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职大学报,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