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芹 刘腾腾 聂智慧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山东 济宁 272000)
《新课程标准》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可以帮助学生进-步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数量关系,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和解答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学阶段,学生对四则运算的意义、顺序、数量关系和一些概念等知识的认知都是依托数学故事作为具体情境进行学习的,教师在教学时,也是借助数学故事这个“外壳”,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的顺序、数量关系……应用题的教学在小学阶段相对困难,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准确理解题目所给信息;在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时存在困难;容易受当前所学知识的影响,产生思维定势,不够灵活;害怕做应用题;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题中的数字就用符号连在一起,凑成一个算式......
基于以上现状,我们希望通过学生自编应用题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发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可以应用于生活。我们想通过紧密结合现阶段所学知识培养他们分析、理解、解答问题的能力,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自编应用题节点的探究
让学生自编应用题不是随意编的,我们每次编题都有一定的目的性,针对何时编题我们进行了探讨得出如下结论。
(1)针对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设置自编应用题,如求长方形的面积、周长。
(2)整合内容较强、不易理解的知识点
(3)单元结束后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自编应用题内容的探究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无论是四则运算的意义、顺序,还是数量关系和一些概念等知识的认知都是依托数学故事作为具体情境进行教学的。于是针对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我们经过探讨认为第三单元混合运算尤其是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第四单元时分秒的认识中简单的时间计算,第五单元和第九单元周长与面积的变式练习,第八单元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甚至第十单元分数的简单计算;在三年级下册我们又选择了第三单元年月日的计算,以及第九、十单元解决问题混合运算;这些都可以采取让学生自编应用题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计算的顺序,数量关系,概念……
三、自编应用题类型的探究
学生编应用题是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解答应用题,掌握数量关系基础上进行的。但是让学生自编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难度,往往编不出来或说不完整。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按“提—选、补—仿—编”的顺序,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应用题的结构,学会自编应用题。
1、根据所给信息,提出合理的问题,并解答。
小学生初学自编应用题,我们可以先给学生一些问题不完整的应用题,引导训练他们提出问题。青岛版教材几乎每个信息窗都是情境图,我们通常采用仔细观察图片找出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在课上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选择合适的信息,将条件补充完整,并解答。
在学生已经对新授内容基本掌握的情况下,让学生从一系列信息中,选择合适的信息,组成应用题,这种形式的编题练习,对于熟悉应用题结构,弄清条件和问题,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帮助。通过此类题目的训练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出应用题中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计算方法,使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为自编应用题打基础。
3、看图(情境图、线段图、示意图)编题并解答。
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线段图就是解决问题的好帮手,它能更好的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过程,首先来找信息,找问题,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的叙述出来,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就编出来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这种编题的方式我们在执教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时加以应用,深度挖掘教材,将较难的变式应用题,通过让学生自主编题的方式,更好的理清数量关系,用好线段图这个解应用题的好帮手。
4、根据所给数据或算式编题并解答。
此时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对自编应用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但对数并不敏感,此时完全放手让学生编题,可能会出现数据过大过小、有余数等情况,使无法解答。因此教师给定数据或算式,学生通过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编出一道应用题。
这种训练方式还可以对学生易混的内容,如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乘除还是先加减问题,通过对比算式找出不同,然后自己编题,更容易弄清楚什么时候需要添加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编这种题时,教师应教给学生编题的步骤,首先要观察算式,其次思考想象,再组织语言文字,最后分别编出题目后检验修改解答)
5、指定内容自编应用题并解答。
通过以上由模仿到半创造几种形式的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自编应用题的方式及方法,此时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在新授内容后,可以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自主编题,对应用题的解答及日后复杂应用题的学习大有益处。
四、自编应用题形式的探究
(1)前期采用题卡的形式引导学生自编合情合理的应用题,结合教学内容,我们经过多次讨论,编排了一套与教学进度紧密结合,又高于基础教学内容的自编应用题,形成一套由扶到放、阶梯上升的指导策略。
(2)采用漂流瓶的形式丰富自编应用题的活动。刚开始人人出题,抽签答题;后来演变到班内漂流,或相邻班级内漂流;最后在全年级漂流,或学生出题后择优贴在展板上,有兴趣的同学选择答题等多种形式。学生们兴趣盎然,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
在研究中,教师搭建一个平台,与学生、家长三方合力,通过学生一次次自编应用题的活动,不断概括、归纳、总结经验,找到并挖掘学生自编应用题的时机,制定学生自编应用题的形式和类型,寻找到学生们喜欢的呈现方式,比如“漂流瓶”的形式等,建成一个网络,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知识的内化,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数学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