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万璋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睦象小学 535426
【摘要】: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能力。如何找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培养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实践,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关键词:浅谈 培养 创新 能力
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学习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创新能力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最强音,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曾经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坚持独立思考,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不喜欢一般化,追求新颖独特,异想天开、与众不同,不僵化,呆板,灵活地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简单地说,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一、创设情景,提供创新条件
创新具有独立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由此而发展创造力。如:教师在新授一年级学生认识“0”时,教师有意识地问:“0”的形状像什么?这时,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答案各不相同,有的说,像“鸡蛋”,有的说,像“月饼”,还有的说,像“太阳”……教师鼓励学生展开并发表他们的多种想法,即使有的学生说得不那么恰当的时候,教师也要给予理解和积极帮助,启发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转移,给学生以成功的期待,使学生逐步获得成功。这样,可激起学生的潜在力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这样,即可为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打下了基础,又可以锻炼他们看问题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能力,还可潜意识地激发学生注意观察日常事情的兴趣,做观察周围生活的有心人。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
二、鼓励学生参与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措施。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中的一个,进行剪拼,另一个不动,以便比较,你们会发现什么呢?4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后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由此可见,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知识更扎实,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正如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三、引导联想,培养学生创造意识?
联想是创造的翅膀。从数学科角度上讲,也是从一个数学问题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心理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方式。在进行数学应用题毕业总复习时,通过投影仪出示了“松树、桃树两种树的棵数比?是3:2?”,引导学生从这个命题出发联想到了什么?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讨论,通过联想,提出与这句?话有关的新命题。如:“桃树与松树的棵数比是2:3”?;“松树的棵数是桃树的倍;“桃树的棵数是松树的”;?“松树的棵数占两种树的总棵数的”;“桃树的棵树占两种树的总棵数的”,松树的棵数比桃树的棵数多”;“桃树的棵数比松树的棵数少”;“松树的棵数比桃树的棵数多两种树的总棵数的”……经常通过类似的联想训练,能够让学生注意梳理数学知识,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强化数学知识的特征,防止相似知识混淆,增强学生“免疫”能力。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增强学生创新的意识。?
四、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人的想象、灵感等创新思维要素的产生。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善于创设问题,让学生去质疑,解疑。如计算:8500÷200,学生尝试练习后,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答案商是24余数是1,另一种答案商是24,余数是100,这时有的学生提出疑问,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解答,余数应该是1,假如余数是100的话,要比看作的除数大了,因此我认为余数是1。有的又提出不同的问题:我不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解答,余数确实是100,此时,教师应组织学生思考,验证余数是多少。鼓励学生学生质疑,深化了知识,又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启迪创造性思维。
五、求异训练,发展创新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要求,小学生尤为突出。当表现活动成功时,越发激起表现的欲望。数学科是一门思维训练性较强的科目,数学课上老师应多设计一些活动的空间。从一道数学题出发,引导学会打破常规思维束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的从不同的途径,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创造空间,提供创造机会,培养创造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下册教学“圆周面积”的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师先用直观方法演示圆平分32份后对拼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两者间的联系。导出公式,然后引导学生用其他方法求证(如,拼成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学生大胆用这种“圆”转“方”的转化思想,通过独立分析,操作,得出可用不同形状图形推导圆面积的结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为促进学生求异思维,要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同时讲究提问的内容、方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地掌握系统的知识,让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技巧,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来考虑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一直坚持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一些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一些有意的自我探索,达到学有所用的效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以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