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娜 董洪霞 郝焕珍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山东 济宁 272000)
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开始学习除法的意义。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四则运算中,学生对除法意义的认知是最难的,如果在低年级学习除法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建构除法的认知,将在后续的学习中造成很大的困难。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以下现象:学生对理解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和除法的两种意义比较困难,对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经常混淆,以致不能较好地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有的学生虽然能够正确的列式,但是比较机械,说不出用除法列式的理由;还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列式......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借助学生自编应用题,从整体把握,梳理有关除法的知识,帮助学生建构除法的知识体系。我们从平均分入手,逐步递进,完成知除法识体系的建构。
第一个阶段:认识平均分
平均分是除法的基础。平均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按份数进行平均分,是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另一种是按照每份的个数进行平均分,是指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份,求可以分成多少份?为了防止学生混淆,我们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表达,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我们把按照份数分的方法称为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把按照每份个数分的方法称为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为后面教学除法的两种意义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是这样做的:
1、按照份数进行平均分。
为了防止学生把平均分的两种方法混淆,我们创造性的使用小棒表示分成的份数。例如:有6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有多少个?在动手操作的时候,用2根小棒表示2个盘子。2根小棒摆在桌面上,学生们在分的时候,目标就非常明确。分的有3种方法:(1)1个1个的分,(2)2个2个的分(3)3个3个的分,不管怎样分,最后分得的结果都相同。通过摆学具他们就能清楚的感受到: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但是如果没有小棒表示分成的份数,学生就容易和把6个,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混了。有了小棒表示份数,学生就会对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
2、按照每份的个数进行平均分。
例如:有6个苹果,每3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拿着6个圆片,3个3个的分,分完后,就可以看出示他们是把6每3个一份的分,分成了2份。
3、引导学生看图编故事,动手操作,加强对比。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分后,先让学生看图提取信息,编应用题,连一连、圈一圈,然后用学具操作,最后对比,得出:第一幅图表示把6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第二幅图表示把6每3个分一份,求可以分成多少份?通过对比,发现平均分两种意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二阶段:认识除法的意义
除法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平均分有两种分法,那么除法就有两种意义.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变成了除法的第一个意义,例如:有6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有多少个?求每盘有多少个,就要把6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列式为:6÷2=3(个)。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变成了除法的第二种意义。例如:有6个苹果,每3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求可以放几盘,就是把6,每3个一份的分,求可以分成多少份?列式为:6÷3=2(盘)。学生真正认识平均分的两个意义,自然而然的就会过渡到除法的两个意义上来,为自编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够熟练说出自己列式的理由
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会正确列式,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说出自己这样列式的理由,根据他们说的想法来检查他们是否真正理解除法的意义。如:(1)、有18张桌子,摆成3排,平均每排有多少张桌子?(2)、有18块巧克力,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几个人?让学生理解第(1)题是把18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是除法的第一个意义,所以用除法计算;第(2)题是把18,每3个一份的分,可以分成多少份,是除法的第二个意义,所以用除法计算。学生通过说想法,促进除法的意义的内化。
第四阶段:根据除法算式自编应用题
通过层层递进的学习和分析,他们就会根据一个除法算式编一个数学故事,进而过渡到根据一个算式编两个不同意义的数学故事。例如:12÷3就可以这样编:1、12本书,平均分给3位小朋友,每人分多少本?2、12本书每个小朋友分3本,可以分给几位小朋友?学生能够编应用题,就说明他们真正的理解了除法的两种意义。
第五阶段:认识“倍”
学生在前面的表内乘法中已经认识了“倍”,但那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乘法意义的延伸。而这里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是除法第二种意义的延伸。在这部分,学生摆学具,说意义,真正理解它其实就是除法的第二个意义。例如:18是3的多少倍?就是把3看成一份,算一算18里面有几个3?也就是把18,每3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它们的数学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第六阶段: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意义的认知。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理解力弱,教学时,我们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建立“余数”的概念,得到“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2、有余数除法的进一步认知。
有余数的除法是前面除法知识的延续,除法有两个意义,它也会有两个意义。同样的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就能写出两个不同的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它们的意义不同,商的单位也不同。
这阶段我们继续延续前面的方法,加强引导学生看图,分析题意,自编应用题,进行对比练习。
3、根据一道除法算式编2个不同意义的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故事。
4、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分成2种类型。一种是两个问题,另一种是一个问题。在解决只有一个问题的有余数除法时,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确定商是否加1.例如:有17个人,每顶帐篷住3人,需要多少顶帐篷?列式是:17÷3=5(顶)……2(人),剩下的2人还需要一顶帐篷,5+1=6(顶)。一类是商不需要加1的。例如:做一件风衣用2米布,11米布最多可以做几件?列式是:11÷2=5(件)……1(米),剩下的1米布不够做一件风衣,所以最多只能做5件,商不需要加1.
5、根据生活实际,编两种不同的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故事。
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部分内容,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编应用题。学生在编应用题的时候,就会联系实际生活和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然后实施。
第七阶段:应用除法解决周期问题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它考察了除法中有余数和和没有余数的两种情况。我们充分利用了直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找规律,结合有余数除法中商和余数的意义,找到问题与商、问题与余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我们让学生通过画画、文字等方法,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创编应用题。
我们通过借助自编应用题这个桥梁,帮助学生克服了畏惧做应用题的现象,使之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应用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认识了除法、平均分的意义,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而且随着认知的螺旋上升,逐步认识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除法知识不是“碎片化”的,而是“整体化”的,所有的除法知识都是由除法的意义生长出来的,在头脑中建构起完整的除法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