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提问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第34期   作者:张艳斌
[导读]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张艳斌
        晋江市英林中学  福建泉州  362256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好的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思维得到启迪,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目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探究如何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发挥出问题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和功能。本文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已经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组织课堂教学重要的手段,是启发式教学一种有效的途径。有效的提问能够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地思考,从而获得各项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数学课堂提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导致课堂提问教学法的优势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本文将针对提问的注意事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数学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一)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推动学生学习和求知欲最大的动力就是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主动思考,不断地探索。为此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还有心理特点,选择和课堂提问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方式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提升提问的艺术性,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如果教师总是习惯在课堂中让学生去解决解方程的方式方法,学生会觉得非常的枯燥和乏味。因此教师应该尝试对问题进行创新。比如教师可以在让学生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借助一个故事的形式把相关的数据呈现出来,学生在故事的引导下会对求解故事中的问题产生强烈的欲望,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动性,获得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不同,而且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还能高效的掌握这节课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提问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还有学生的喜好去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解决问题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二)注意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的认知系统和教师的认知系统自然是不一样的,同时学生之间的认知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那么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肯定需要根据每位学生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能力的提升。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如果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机给到学生一定的引导帮助,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的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不符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无论教师如何提示或者启发,学生也不能解答出来问题。但是如果问题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么教师一定的引导和启发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解决问题,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还有教师适当的点拨下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掌握新的知识点。尤其是对于一些数学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在学习的前期可能要比学生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更加的重要,学生只有建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才有可能获得学习的动力,也才会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肯定能够解决难题,帮助学生取得一定的成就感,让学生能够获得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
        (一)启发式提问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着较强的思维性,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有梯度和启发性的题目能够让学生一步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获得能力提升,吸收数学知识。

比如在课堂中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三角形ABC三条边分别为a、b、c,并且a=m2-n2,b=2mn,c=m2+n2(m>n,m和n都是正整数)。然后提问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表明自己的理由。那么为了能够让学生可以逐步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分别设置提问的内容。首先可以让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的必要条件。如果除了一个角是90度这个条件,还有什么条件也可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这个问题中教师可以引导着学生学会使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完成判断。然后提出第二个问题:如何使用“如果三角形中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这个定理。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平方和知识进行判断,解决问题。这个题目中对于刚开始接触勾股定理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也可能不会想到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教师的适当引导就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方法的使用。通过教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对题目进行重新的审视和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题目的本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实现学生能力全面的提升。
        (二)提问题要学会设置障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任务设计的面面俱到,非常的自然流畅,问题坡度过小,就无法给学生一定的跨越障碍的空间,学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一蹴而就的效果,那么这样就会让很多原本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一带而过,这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这也要求教师在课堂设置问题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一定的障碍。学生经过了一个个障碍,不断地找到跨越障碍的方式方法才能获得能力方面真正的提升。比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想把一个三角形纸片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而且要求剪下来的三角形和梯形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应该怎么剪。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出三个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教师为学生画出图例,让学生思考这样的剪裁方式是否可以拼出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画出图二剪裁方法,继续思考,最后让学生思考怎么剪才是成功的。通过前两个问题的提出,其实教师为学生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和引导。但是因为前面的问题缺乏一定的障碍性,太过于详细,使得学生非常轻松地得出了答案。这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也就无法发挥出提问的价值和作用。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避免给出学生预设,要鼓励学生自己想、自己画和自己去进行剪裁。然后在学生基本得不出答案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进行一定的剪裁提示,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提升提问的效果。总之,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障碍性,要把握教不越位,学要到位的原则。
        (三)落实师生互相讨论式提问
        数学这门学科涉及到了很多的法则,需要能够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规律,不同的个体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本身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一个问题提出,学生都需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那么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互相的交流和讨论,在彼此的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能够互相进行启发。教师也要了解学生的思路然后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然后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开阔学生的思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但是问题的提出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合理的科学的提问才能发挥出问题的价值,让学生借助问题有效的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获得求知的欲望,能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探究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多方面的提升。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给一线的数学教师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马长海.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的提问[J].神州(下旬刊),2013,(8):182.
        [2]郭大俊.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J].考试周刊,2013,(19):62-63.
        [3]张冬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的提问[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14):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