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北碚 400715
摘要: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对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既是理论发展的需要,又是指导实践的迫切要求。本文采用文献查阅的研究方法,既对恩格斯本人的部分著作进行研究和思考,也对后人的研究成果予以合理运用,从而重点探寻其形成过程,以其理论内涵为主体,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最终既从理论上发展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又充分发挥其行动指南的作用,为当代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向指南。
关键词:恩格斯;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
一、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形成过程
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也和其他理论一样,都有其形成过程和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古代朴素自然观
西方古代朴素自然观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中以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为代表。古代朴素自然观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直观性,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直观地整体地从客观世界自身去寻找世界的本原;二是辩证性,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充分地注意到世界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世界;三是思辨性,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是朴素的、直观感性的、猜测思辨的,它从总体上把握自然界,缺乏实验科学基础,把物质归结为一种具体形态。
(二)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
形而上学自然观强调将自然看成是一个不变、不死的存在,自然界是一个非系统性,内部诸要素也没有所谓的联系。此外,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上,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认为必须分门别类,划分属性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不可否认,这样的研究方法直到现在依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从其本质来看,这却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自然观。它用片面、静止、孤立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忽视了自然界的整体性,也没有看到自然界内部诸要素的普遍联系性。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恩格斯晚年的时候,在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和构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其晚年著作《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中有比较明显的体现。“现代的自然研究不同于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学的直觉,也不同于阿拉伯人的非常重要的、但是零散的并且大部分都无果而终的发现,它是唯一得到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的自然研究。”[1]从这段话就能看出,恩格斯对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运用于自然研究中的重要性,只有将辩证法的思想融入自然研究之中,才能更加系统和全面地认识自然;也只有将辩证法的思想渗透到自然研究中,才有可能克服近代形而上学的局限性。
(四)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在客观、理性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前提上,更强调人的正向能动性,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什么样的状态主要是人在起作用,激发人的正向能动性,才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人们在意识和行动上都对自然报以尊重态度,并且深刻认识自然规律,不再追求纯粹的经济价值,而是考虑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结合,甚至某些情况下更注重生态价值,自然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获得了根本性保障。
二、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内涵
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有着庞大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四个方面的思想。
(一)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
对于什么是自然界这个问题,黑格尔认为自然界只是绝对观念的“外化”,他将自然界神秘化,使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带有唯心主义倾向。而恩格斯则用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其相对,“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不过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素的了解,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分”[2]。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体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3]不难看出,此时的恩格斯已经开始将唯物论和辨证法的思想用于自然界之中。恩格斯能够对自然界建立这样的认知除了和他的哲学思想有着紧密关系之外,还与十九世纪三大科学发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和生物进化论,正是这些科学的发现,使他看到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从而用各种科学的理论去解释自然界存在的普遍联系现象。
(二)自然界依据一定规律运动和发展
虽然自然界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但这种运动绝非仅有偶然性,不可捉摸,而不具必然性,相反,通过不断认识偶然性和必然性,总结蕴含其中的共同之处,即规律,那么自然界就不是杂乱无章的乱码,而是排列有序的数列。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不同,形而上学认为自然界的一切是永恒不变的东西,是僵死的东西,更遑论“规律”二字,如此便将自然界看成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东西。当然,不可否认,形而上学也有它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在探讨自然科学的时候,正是用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才能更好地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不过,自然界的规律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正是依据一定的规律进行运动和发展,探索规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类认识自然,从而合理地改造自然。
(三)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可变性。从宏观层面来讲,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自然对人具有基础性作用。人是自然界中的人,从归属性来讲,不管人怎样繁衍发展,依然身处自然界这个大框架之内;从其生存生产资料来看,仍然以自然界为基础蓝本。二是人对自然界具有能动性作用。人的能动性使人在面对自然时不是一味的服从,而是有意识地进行改造,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界也不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人化的自然。
也正是因为人的能动性,使得人对自然的认识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依存、开发、掠夺、和谐四个阶段,每当自然对人进行报复的时候,人就会开始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人的社会关系制约人与自然关系
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绝不是只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的社会关系。在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贪欲不断增强,从而导致对自然不加节制地开采,让人与自然的关系降到了一个冰点;诚然,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后续的问题直到现在依然在显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到:“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所以,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要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就必须对人的社会属性有所把握,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结合。
三、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一个理论称其科学,不仅要在它所处的时代发挥作用,更在于它的后世价值与影响力。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上的问题,而且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它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很大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1.批判两种极端中心主义思想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许多学者都对自然、社会和人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既有值得借鉴的理论,也有走向错误方向的理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两种极端中心主义。一是人类中心主义,即认为人是整个宇宙的操纵者和掌控者,基于此,人类为了自身的永恒发展,不顾自然规律,将自然置于工具地位。但是,这种极端中心主义却没有真正给人类带来长久的益处。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开始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即坚持自然界的绝对优先性,反对对自然进行任何改造和利用。不可否认的是生态中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就长远性而言,这种中心主义亦不利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让人们再次认真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既不能标榜人类中心主义,又不能摇旗呐喊生态中心主义。
2.为绿色发展理念和“生命共同体”思想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对当前国际形式和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变的考量,绿色发展理念被置于中国治国理念中的重要地位。当然,绿色发展理念也有其理论源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源泉就是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此外,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生命共同体”不正是与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吗?是脱胎于恩格斯生态自然观,扎根于中国大地的独特产物。而要深刻理解和践行“生命共同体”思想,在意识上,需要明确自然、社会和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将任何一个过度拔高,否则就会出现上述的极端中心主义;在行为上,需要捍卫自然、社会和人的共同利益,谋求可持续发展。
(二)实践价值
1.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
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在结合各国实际的前提下,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逻辑路径。首先,在意识上,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强调自然是人类生存生产的基础,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更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类的活动对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要使这个影响是正向而非负向,那么就必须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其次,在行动上,要使人与自然真正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就必须将上述意识落实在实际行动之中,比如改革不适宜的生产制度,更新发展观念等等。最后,在哲学思维的构筑上,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哲学思维——将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有机结合。
2.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向指南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便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施行上具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四、结语
在梳理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基础、形成过程、理论内涵以及当代价值之后,我们对于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当然,随着历史和实践的发展,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也许会出现不适宜当代发展的情况,这是极为正常的表现,因为世界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我们所处的实际情况会发生改变,而我们的意识也会有所发展。基于此,对于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思维和历史的眼光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价。一方面不能将其看成教条,不加批判地完全吸收和运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现实情况的改变而完全否定它的价值和有用性,从而完全抛弃,这种形而上学式的评价和处理方式是极为不恰当的。只有将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看成方法而非教义,迎合时代发展需要,再结合实际情况和本国国情予以深化和发展,把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用活,才算真正传承和弘扬了其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3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09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