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铁路运输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面向市场,把握市场脉搏。利用信息技术实时调整重空车流流向,增强车流调整的机动性,在第一时间内将运力优先安排在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好的地方。让列车开行方案和车流调整不断适应市场需求,让运输产品结构在动态中不断优化。
关键词:铁路;车流组织;问题优化
一、铁路车流组织存在的不足
1.车流组织的体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目前对于铁路车流组织的指挥与安排是由国铁集团直接领导,具体的决策标准是参考不同的铁路局集团公司在之前数月内所产生的车流情况记录,在进行对相应保有量进行加权处理后,最终确定出铁路局集团公司所拥有的列车保有与工作量。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不同铁路局集团公司的分界点列车数量与其他的各种数量与质量指标加以确定,这种确定通常是根据每月的运输方案进行确定。在这种指导方式下,计划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这使得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铁路运输工作很难增强自身的协调能力与应变能力,容易出现货物与列车无法形成对接的局面出现。因此,传统的车流组织方式很难满足铁路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及时性与高质量。
2.车流调整手段存在的不足。
现行的车流调整计划主要通过铁路局集团公司次日轮廓计划的下达和次日日(班)计划的编制,并借助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临时停限装和停限交调度命令来实现。轮廓计划中到局别的使用车数、通过限制口的装车数以及装卸车任务等内容的编制,缺乏必要的货主请求车和现场实时信息情况的支持,车辆资源的配置得不到优化。在市场环境下,铁路局轮廓计划过多地强调铁路自身的计划性,忽略了货主的利益和市场因素对运输的影响。
二、加强铁路车流组织工作的建议
1.调车作业计划集中编制
(1)理顺指挥关系。调度所与车务段直接对接,车务段各区域台直接指挥车站调车作业,协调生产组织,在调车机运用、管内配空、加速车辆移动、日班计划兑现情况分析等方面与调度所之间联系协调;车务段按点跟线掌握调车机作业动态,根据管内各站现车状况,统一调配中间站动力、人员,统一协调车辆编挂取送计划及小运转列车开行计划,确保运输资源充分运用。
(2)车务段统一与编组站协调,优化到达车流。车务段与周围编组站建立协调机制,以车务段管内6个较大中间站为支点,辐射区域中间站,按站顺、收货人选编成组,解决中间站频繁侵正、站线紧张等问题。
(3)合理设置车务段运输组织架构。对车务段、车站在生产过程中承担的具体管理、作业职能进行全面理顺,合理设置车务段、中间站运输组织的管理、作业层级,准确定位段、站两级职能。通过减少作业层级、缩短指挥链条,解决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等弊端。
(4)加快信息处理速度。提高决策效率,解决在传统运输组织模式下指数化增长的信息量对管理幅度的制约。通过信息系统的科学应用,实现生产信息的实时共享,解决信息梗阻、不对称问题。
(5)控制调车作业计划编制核心环节。调车作业计划作为保证实现阶段计划的调车作业具体行动计划,是整个运输组织流程的核心。车务段运输组织抓手不够的主要原因就是段调度不具备计划编制权,而通过计划编制权限的上移和集中管理,可以实现对调车作业的统管。
2.对于各种运输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
一是对于日班计划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编制。日班计划作为重要的运输资源配置规划,在日常调度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从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有必要系统的改进当前的日班计划编制工作。从编制技术来看,应当充分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信息决策模式引入到编制工作中来,对于当天所发生的装车情况,如货物的周转、车辆的调配等进行系统的演算,进而根据演算的结果选择最优的装车方式。
通常来说,日班计划包括着对装车、卸车等一系列最基本的指标体系,另外也许重视各种收入及费用的情况。从平常的列车运输管理而言,应当对运输的效益性与质量性加以同等重视,具体工作中在做到效益为主的前提下,做好高效率与高质量的运输。借助于日班计划的改进,能够将整个生产环节与收益环节加以融合,从而可以保证对运输生产情况的综合体现,这有助于做好运输工作的前馈控制。
二是月度运输生产方案的规划与编制。月度运输生产经营计划是指导当月运力配置的重要依据,也是压缩部属货车和机车占用成本、提高运输效益的综合性方案。为了强化月度运输生产经营计划对月度运输工作投入产出的指导控制作用,建议在下达技术指标和工作量指标的同时,下达运输收入、营业收入和部属货车占用费指标,使运输生产的投入产出在月度运输生产经营计划中体现出来。
3.加强铁路车流组织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是构建合理的人才管理模式。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有必要对于车流组织工作方面的人才进行系统地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不仅具有相应的经营理念,而且还熟悉各种财务知识,确保将各种收入、费用、效益等进行清晰的界定与理清,并处理好财务方面的指标与总体运营指标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处理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出调度人员的重要作用,将各种运营目标与调度人员的奖罚相结合,将指标细化到更为具体的层面,突出个人与单位共同发展的工作理念。
二是采用统一指挥模式。在整个铁路运输过程中,有必要将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及其下属部门进行科学的对接,确保在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的基础上,对于铁路车流组织工作进行统一的指挥。就目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如果没有实现统一指挥原则,则铁路部门的运输效率很难得到提升,运输的效益也难以实现最大化,因而必须采用系统的思维模式来安排各项工作。
三是融入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铁路车流组织工作的效率,当前在调度管理系统与运输管理系统的广泛推行使用下,各地铁路局也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对于相关的信息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开发,科学的落实运单系统、方案调度系统、列车管理系统等,从而将传统的工作模式不断想信息技术模式转变。
4.运输组织优化
(1)科学设定作业岗位。一是依据各车站工作量和作业关联度,将中间站划分为N个区域,每个区域配置1名区域计划员,负责与铁路局集团公司列车调度员、货运中心调度员对接,编制本区域内2—4台调车机的作业计划。二是每班设置2名段调,对上与铁路局集团公司计划调度员对接车流、机车、运行线,对下组织分管区域计划员编制作业计划,对运输重点和难点进行跟踪组织。三是每班设置1名值班主任,统管一班运输生产工作。
(3)完善硬件、软件,解决车务段与现场作业的对接问题。一是将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引入车务段调度指挥中心,实时掌握列车运行情况。二是在中间站站场及调车机车上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跟踪调车作业进度。三是安设IP可视电话与无线调车远程监听系统,车务段调度与车站值班员、调车组直线联系。通过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实现现场与指挥中心间声音、图像的实时传输,解决调车作业计划整合到车务段集中编制后,车务段在调车作业指挥上的空间距离及作业联系问题。
(4)整章建制,制定相关作业办法。一是完善作业办法,针对调车作业计划整合到车务段集中编制,车务段计划人员对中间站现在车掌握、计划编制规范、横纵向间联系制度、调车作业计划审核等作业办法进行完善。二是开展班组竞赛,结合班计划兑现、优质车开行等指标完成情况对各班进行综合评比。三是建立分析制度,车务段定期收集计划集中编制后运输组织中存在问题,不断优化组织流程。
结语
铁路车流组织的工作状况好坏直接反映出了整个列车调度工作的水平高低。车流组织工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对于货物的运输与市场需求的满足具有影响,而且也科学的体现各种运输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应当对于铁路车流组织的工作方式进行必要的创新与强化,从而更好的满足市场要求。
参考文献:
[1]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2]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A].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