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合办公楼主体结构抗震鉴定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李博文
[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现该综合办公楼拟改造为高中教学用房使用,故进行改造前主体结构抗震鉴定。
        天津市房屋质量安全鉴定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  300060
        摘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现该综合办公楼拟改造为高中教学用房使用,故进行改造前主体结构抗震鉴定。主要包括对该建筑现状情况进行现场查勘、检测及复核验算,依据上述结果及相关技术规范和鉴定标准出具鉴定结论。
        1. 建筑概况
        1.1该综合办公楼约建于2003年。该建筑主体为三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建筑长度为54.6m,宽度为15.6m,层高:首层为3.9m,二层、三层均为3.3m,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檐口高度为10.95m。该建筑基础采用复合载体夯扩桩、柱下独立桩基承台基础,楼(屋)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外围护墙体及内隔墙均采用薄层粘结剂砌筑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不含粉煤灰),屋面为卷材防水平顶屋面。
        1.2该建筑建于2003年,按照当时天津市7度(0.15g)抗震设防要求和丙类(标准设防)进行抗震设计进行抗震设计。现该建筑拟改造为高中教学用房使用,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天津市市建委市地震局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的通知(津建设〔2016〕256号)的规定,该建筑按校舍改造后,应按照乙类(重点设防类)建筑抗震设防,由于该建筑位于8度(0.20g)分区,按9度采用抗震措施,计算结构多遇地震下弹性位移时地震作用仍按8度(0.20g)取值,多遇地震下承载力设计相关验算时,地震作用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提高至0.30g取值,周期折减系数取1.0,并按照后续使用年限为50年的C类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进行抗震鉴定。抗震鉴定分为抗震措施鉴定及抗震承载力验算。
        2. 检查情况
        2.1地基、基础
        2.1.1 该建筑基础设计采用复合载体夯扩桩、柱下独立桩基承台基础。桩直径均为450mm,设计桩长均为20.30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700kN,桩身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柱下分别为2桩、3桩及4桩钢筋混凝土独立桩基承台,承台平面为矩形和三角形,矩形承台长×宽平面设计尺寸为2800mm×1000mm、2800mm×2800mm等,三角形承台长×宽平面设计尺寸为2800mm×2600mm。承台底皮设计标高均为-1.946m,承台截面设计高度均为950mm;承台间采用基础地梁拉接,基础梁截面宽×高设计尺寸分别为250mm×550mm、300mm×550mm等,最大梁跨度为7.8m,基础梁底皮设计标高分别为-1.496m 、-1.596m等,基础构件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2.1.2 经现场检查,目前尚未发现该建筑因地基及基础较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变形而引起的上部结构明显损坏情况。
        2.2上部主体结构
        2.2.1 该建筑框架结构柱网尺寸:纵向7跨,柱距均为7.8m;横向3跨,柱距分别为4.8m、6.0m、4.8m;框架柱截面设计尺寸均为450mm×450mm。纵向框架梁最大跨度均为7.8m;横向框架梁最大跨度为6.0m。纵向、横向框架梁宽×高截面设计尺寸分别为250mm×500mm、250mm×600mm、250mm×830mm、300mm×750mm等;楼(屋)盖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结构,设计采用单、双向连续板共同受力形式;楼板最大跨度为6.0m,楼板设计厚度均为120mm。该建筑框架柱、框架梁及楼(屋)盖板构件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2.1.2 经采用钻芯法检测该建筑3根框架柱(首层至三层每层1根)、3根框架梁(首层至三层每层1根),共计6个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上述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介于37.4MPa~55.6MPa之间,均满足原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的要求。
        2.1.3 经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该建筑3根框架柱构件(首层至三层每层1根)钢筋配置,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部位框架柱构件单侧纵向受力钢筋根数实测值均为4根;所检测部位框架柱构件箍筋间距实测平均值介于96mm~107mm之间(柱端);195mm~212mm之间(柱中),均基本满足原设计要求或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经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该建筑3根框架梁构件(首层至三层每层1根)钢筋配置,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部位框架梁构件梁底下排纵向受力钢筋根数实测值均为3根;相应梁底下排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检测值介于25mm~33mm之间;所检测部位框架梁构件箍筋间距实测平均值分别为梁端103mm、109mm,跨中204mm、206mm、197mm,均基本满足原设计要求或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3. 抗震分析
        3.1抗震措施鉴定
        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重点设防类),按照9度的要求核查抗震措施。根据原设计图纸及相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并结合现场查勘及检测结果情况,对该建筑进行抗震构造措施核查结果为:①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不应低于C30;②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③抗震等级为一级时,柱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min(6d,100mm),箍筋最小直径10mm;上述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3.2抗震承载力验算
        根据原建筑、结构施工图和相关现场检测结果,对该综合办公楼采用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盈建科结构设计软件建立结构分析模型,并对该建筑主体结构承载力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首层至三层部分框架梁、框架柱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及楼层层间位移角均不满足现行抗震设防要求。
        4. 鉴定结论
        根据现场查勘、检测结果及查阅相关施工图纸资料,经复核验算及综合分析认为:
        1)该综合办公楼现状主体结构完好,尚未发现主体承重结构构件存在明显开裂、变形等结构性损坏现象。
        2)该综合办公楼现场所抽查检测构件的各项检测结果数据均满足原设计要求或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3)按照原设计规范、使用条件及相关荷载情况进行抗震承载力复核验算,验算结果均满足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的相关要求。
        4)依据国家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该综合办公楼的后续使用年限宜采用50年,属于C类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经按照国家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相关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进行抗震构造措施核查,结果显示:该综合办公楼部分抗震构造措施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5)根据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该建筑首层至三层部分框架梁、框架柱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及楼层层间位移角均不满足现行抗震设防要求。
        6)综上所述,委托单位需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固补强措施,以保证该综合办公楼在改造为中学教学用房后续使用年限内的结构综合办公抗震能力满足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
        【2】《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
        【9】《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19)
        【10】《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11】《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384-2016)
        【12】“市建委市地震局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的通知”(津建设[2016]256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