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以部编版《五四运动》为例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期   作者:姜文君
[导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
        姜文君
        江苏省昆山市 新镇中学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需要还原历史现场,培养时空观念;筛选史料,强化史料实证;分析史实,构建历史解释;弘扬精神,涵养家国情怀。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科核心素养;课堂运用

        在新一轮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渐渐淡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学科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如何实现历史学科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技能?笔者试以部编版《五四运动》一课为例,结合历史学科素养的具体要求,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落实教育目标。
        一、还原五四现场,培养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包括时间和空间两大概念。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事件和人物均以时间、空间为线索展开,因此培养时空观念是核心素养的基础。用聂幼犁教授的话说:“时间或时序不仅是历史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正确反映、表达客观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坐标。”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用填写表格的形式把握时间发展的脉络。
        时间轴可以很好地展示历史发展的脉络,便于学生建立整体网格化知识体系,认识事件发展的进程与规律。然而如果历史事件时间涉及较少,而表格更能详实地理清事件的发展进程。
        (二)用地图呈现的方式感受地理空间的方位。
        历史事件发生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理范围或具体的地点。可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的时空进程,需借助于历史地图。历史不能就史论史,还需运用多谋体,渗透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历史地图的运用,便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空间范围”上的扩大。
        二、筛选五四史料,强化史料实证
        中学历史教学强调“史论结合”,即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史料实证便是对获取和筛选史料的有效辨析,据此构建和还原历史真相的方法与能力。关于史料的选取,陈寅恪先生持辩证态度。他认为:“以中国今日之考据学,已足辨别古书之真伪。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要在能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可见,史料实证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具体教学过程的运用如下:
        (一)搜集史料是培养史料实证的前提。
        首先是有效甄别史料,特别是甄别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关于第一手资料主要包括原始文件、档案、新闻报纸、回忆录和图片等,这些史料具有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其次拓展史料渠道。选取可信度较高的影片《五四运动》,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感受五四运动的现场气氛。
        (二)剖析史料是培养史料实证的关键。
        史学即史料学,史学研究坚持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关于史料的剖析,应坚持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泛读材料,了解材料的出处、前后关系等;二是细读材料,注意材料反复出现的词语,提炼关键词;三是分析材料,将材料和教材、史实进行综合分析。
        二、分析五四史实,构建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的主要任务,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有效解释,历史学方有意义可言。历史解释是以具体史实为基础的,否则便会脱离实际而失真,背离目标而失实。正如李剑鸣教授所说:“历史研究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构建历史解释,而构建历史解释的关键环节是理解。”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本课实践如下:
        (一)设身处地看待历史问题。
        五四运动时间距今已100周年,五四运动史料可谓是汗牛充栋,错综复杂,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派别、不同史家对其看法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用当时人的视角、设身处地地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我们可以梦回五四运动爆发的现场,设身处地了解国人的心态:中国因巴黎和会失败而激起民愤,进而引发五四运动,继而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支持。因此,五四运动是一场正义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不能因为日方的态度而抹杀五四运动的进步性、爱国性。


        (二)全面辩证地理解历史含义。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关于性质的解释我们可以从“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和“爱国”三个部分出发。“彻底地”指的是运动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支持,具有群众性、广泛性;“反帝反封建”指的是运动不仅反对帝国主义,更是反对代表封建旧势力的北洋政府,“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可以有效佐证;“爱国”可以从课本上“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纪念章”图片进行有效说明。
        四、弘扬五四精神,涵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同胞展现出来的一种博爱情怀。在初中阶段,通过历史课堂的学习,帮助学生提升学生国家归属感和集体归属感,进而提高其责任心和爱国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提高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具体实践,通过史料研读的形式呈现:
        材料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它与新文化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它把救亡与启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五四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去追求进步和光明。
        ——章开沅、朱英《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中国当时最紧要而急迫的任务是救国救亡。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就是其最高的价值与意义,是目的,具有最终价值与意义;个人是手段,个人应当为国家服务。
        ——易水寒《科学、民主与民族精神重构——五四运动再思考》
        通过材料,学生可以认识到“五四精神”的含义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正如总书记叮嘱的那样,要抓好培土、浇水、施肥、打药、整枝等各个环节,通过历史课堂的学习帮助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抱负,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忧民之情,担负时代使命,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关怀人类,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运用唯物史观,定位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关节点,它是向着未来的,饱含着恢弘的灵魂,洋溢着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在中华大地上未曾有过的革命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不朽价值必须坚持大历史观,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宏大视野和长时段的历史发展行程。要坚持这种大历史观,最为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其实,毛泽东同志在其《新民主主义论》中就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意义,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一论断再次确认了五四运动的历史价值。没有唯物史观的历史穿透力和宏大视野,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理论高度,只能抓住历史的一鳞半爪而自鸣得意。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基于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努力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课堂之中,紧握时代脉搏、及时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引领学生把握历史事件的时空感、提高史料实证能力、合理解释历史事实、不断培养家国情怀、坚持运用唯物史观,从而真正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参考资料:
        1. 聂幼犁:《盯住试题的关键词:何时(一)》,《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第6期。
        2.陈寅恪:《陈寅恪集》之《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3. 章开沅、朱英:《中国近代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 李剑鸣:《历史解释建构中的理解问题》,《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
        5. 康沛竹、江大伟编著:《<新民主主义论>导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