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载体的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期   作者:韩业丰
[导读]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网络”融入路径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韩业丰
        (铁人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  要: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网络”融入路径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便利,带来了机遇。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的发展战略,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就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引导和宣传,加强网络监管,抢占新时代工匠精神网络教育新阵地,使新媒体技术与新时代工匠精神相结合,成为弘扬和传承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驱动力。
        关键词:  新时代;工匠精神;网络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当前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以微博、微信为主的社交媒介迎合了大学生猎奇求异的心理,受到了大学生的大力推崇。虽然每个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学校官网和官方公众号,学院班级内部也建立了相应的 QQ 群和微信群,但这些方便快捷的交流媒介大多成为了学生接受学校公告通知的主要工具,没能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教育功能。除此之外,部分高校也未能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传输媒介,打造师生一体化的网络教育与宣传平台。在网络信息资料的收集中发现,新时代工匠精神内容的文章常见于百度百科和各大主流新闻网站,而在各大高校的校园网站和公众号出现的频率明显减少,而且多以学术性的文章为主,点击量相对较少,而有关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慕课资源和短视频素材分享更是少之又少,使新时代工匠精神在网络信息的原创和分享中存在感较弱。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艺术作品和教育资料制成数字化的产品,组织网络讲课,开展网上论坛,充分体验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便捷分享渠道。
1. 健全新媒体网络保障机制,为新时代工匠精神网络宣传教育保驾护航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拥有海量信息资源,便捷传输通道的同时,良莠不齐的信息页面和隐秘随性的互动方式也给大学生思想形成和行为引导造成了一些负面的侵扰。高校要健全新媒体网络保障机制,为新时代工匠精神网络宣传教育保驾护航。首先,高校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利用技术化的手段对大学生主流意识造成冲击、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网站进行封锁和拦截,建立风气气正的校园网络生态环境。其次,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在应对重大的网络热点事件中进行网络评论引导和流量管控,防止大学生片面情绪化的网络舆论参与造成错误影响,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理性地对网络新闻和热点事件进行参评,不发一些带有侮辱性和攻击性的词汇,培养他们文明上网的习惯。最后,要优化新媒体技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利用新媒体技术下的新鲜事物和多样 APP 来拉近与学生的实际心理距离,建立辅导员负责制的校园网络舆情上报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保障大学生上网权益的同时,为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网络宣传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搭建师生一体化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微博微信是当今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推手,以方便快捷的信息共享传输渠道和多样的端口互动模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育理念也应实现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为重要推手,搭建师生一体化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在网上学习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首先,学校可以开通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借助校园大学生庞大的“粉丝效应”来积攒人气、扩大规模,当达到一定影响程度的时候可以开设大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教育专栏定时定期原创或转发一些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和学术文章,在专栏下方设置评论区,通过精选优质留言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弘扬和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参与热情。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多样化的互动特性发起高校优秀工匠校园投票,鼓励校园师生踊跃参与,一起评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心仪的杰出工匠。
        另外,学校可以建立以学院或班级为形式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交流群,在群内定时转发有关传统工匠典故、新时代工匠精神事迹的文章资料和视频集锦,鼓励大学生进行在校交流,互相学习,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达到寓教于乐的培养效果。
3. 善用微课微视等有效载体,打造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网络教育新课堂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以智能手机 APP 为主要录制终端的微课堂和短视频活跃在大众的眼线。微课和微视的兴起突破了传统思政课堂的空间和场域的局限,以短小精悍、交互性强的特性成为开辟网络教学的新阵地。新时代工匠精神要融入学生个体精神世界,也应坚持贴近热点、贴近生活的培养原则,以方便快捷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借助微课和微视等教学手段,打造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网络思政新课堂。首先,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利用微课打造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云课堂。教师可以录制工匠精神起源、传统工匠文化解析和新时代工匠精神人物评说等理论性和趣味性交互的慕课视频上传到网上,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在网上发表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其次,教师要以开发资源为导向,充分挖掘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教育资源,向学生推荐学习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网上名师资源和大 V 账号,让学生自主收罗,加强学习。
        最后,高校要借助当前短视频方兴未艾之际,抓住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教育契机,鼓励师生以原创的形式制作一些彰显学校所在地特色工匠文化的短视频集锦以及拍摄新时代工匠精神题材的校园网络微电影,投放在学校自己的短视频或微课公众号,以此来利用短视频短小精干、情绪渲染强等特性来增加学生的情感认同,自觉实现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入脑”到“入心”再到“入行”。
参考文献:
【1】杨润,史财明:互联网+工匠精神[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
【2】付守永:新工匠精神:人工智能挑战下如何成为稀缺人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韩业丰(1987-?),男,汉族,黑龙江大庆人,本科学历,大庆铁人学院党政办公室党务秘书,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党风廉政建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