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然
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不动产登记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法律性都比较强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有过硬的综合能力。本文从胜任力的角度,探索了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的胜任力及要素初步构成,以及基于胜任力的培训策略。这对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团结务实、廉洁高效、为民服务的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队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 胜任力 培训策略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不动产登记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不动产登记机构“以群众为中心”作为指导理念、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技术支持、以“一窗受理和集成服务”为主要手段,通过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不断优化整合登记业务,大幅度简化登记办理流程,大幅压缩各类登记的办理时限,以适应不动产登记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与此同时这也也对促进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提升服务群众的政治意识和法治意识,确保依法依规履职尽责和专业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针对目前部分工作人员未能将各方面业务综合理解、融会贯通,造成登记工作滞后和拖延,影响整体工作效率,以及无法精准进行岗位职责设置和绩效考评等问题,2017年8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管理的通知》,强调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通过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提升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这是确保我国不动产登记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对建立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团结务实、廉洁高效、为民服务的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队伍具有重大意义。
二、胜任力及要素初步构成
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中,胜任力指的是个人能力满足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要求的程度。胜任力最早是在教育学领域被使用,随着管理学界的深入研究,胜任力概念获得了广泛应用。不动产登记是一项兼具专业性、技术性、法律性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特别是从事不动产登记审核、登簿的工作人员,如果不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极易影响登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甚至导致登记错误,引发赔偿。因此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的有效耦合将是今后不动产登记机构深化改革的关键之所在,所以有必要对基于胜任力的培训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现代胜任力理论认为,胜任一个职位既需要知识、经验和技能,又需要自我认知、情感态度、动机目标等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对外在行为具有根本性、持续性影响。从这个角度看,胜任力是能力的内源性保障,能力是胜任力的外在综合表现,是胜任力建设的结果。是“潜在特质”和“显性行为”的集合,包括技术能力、知识结构、职业精神、价值观念、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等。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胜任力要素的初步构成如下:
1、法治素养。理论是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基础,只有深度把握法理依据方能在实践中举一反三、游刃有余。其中包括对《民法总则》、《物权法》等不动产登记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对《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暂行办法》等不动产登记专项法律法规的掌握。对最基本的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到法人、非法人组织,再到物权、债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认识。即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还须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法治思维、较高的法治素养、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较强的审理能力,才能在登记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法律法规解决登记工作中的疑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否则无法满足登记工作基本要求。
2、职业素养。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多来源于国土、房管、林业等部门,且工作业务类型多样,岗位设置多元。不动产统一登记后,原分散存在于各个部门的历史遗留问题尤为突出。同时由于部分群众法律观念淡薄,出现一批不动产登记申请手续不全问题,或没有土地权属来源材料,或没有规划审批材料,或没有房屋竣工验收材料。面对繁复的工作环境和较强的工作压力必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履职尽责,认认真真地工作,扎扎实实地完成任务。因而积极进取精神、稳定的情绪、较强的抗压能力及乐观的性格等,应是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3、专业能力。不动产登记人员的能力对于不动产登记工作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专业能力就是运用不动产登记的相关理论,把专业知识运用于不动产登记工作实践之中,不断认识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探索新路径、实现新飞跃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后,尽管土地、房屋、林业等不同类型不动产,在登记过程中对专业知识要求不同,但基本能力应包括信息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报告撰写能力、档案管理能力等。其中包括不动产登记审核、不动产档案管理、不动产测绘、不动产登记代理,以及不动产登记、管理知识系统的专业能力。
4、学习能力。不动产登记业务错综复杂,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构筑物的登记等全新领域,无现成模式可学,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摸索,才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即学习能力是专业发展的引擎。因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主动的、不断探索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能力。其中包括信息收集能力,信息集成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信息收集包括阅读有关不动产登记的书籍和工作创新案例。定期交流各省市不动产登记疑难问题,及如何借鉴专家学者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利用定期轮岗学习,拓展业务接触面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5、沟通能力。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具备的沟通能力,应包括能使对方接收到所表达的信息、能理解收到的信息、能影响对方、使对方产生愉快的心理等。为了取得比较良好的沟通效果,还应该树立尊重的理念,掌握同感能力和沟通技巧,如正确地使用语言符号,准确地使用身体符号——包括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以及仪表等的准确使用等。
三、培训策略
提高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的胜任力,实施基于胜任力的培训策略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研制培训大纲。随着不动产登记事业的发展,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的胜任特征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培训工作带来的直接影响是需求的变化。这些新的培训需求,恰恰是最紧迫、最强烈的需求。培训工作应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培训课程、培训方法等来满足新的需求。进而研究制定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胜任力提升培训大纲,有效指导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2、构建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是以不动产登记机构优秀工作人员具有的素质集合为基础,经过归纳、整理、筛选形成的,是绩效卓越者专业能力和心理方面特征的概括。这不仅确保了胜任力要素是不动产登记机构所需的能力素质,同时也明确了各岗位工作人员胜任力在哪些方面还有所欠缺。胜任力模型的开发是非常细致的工作,要研究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区域的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用专业学术语言对能力素质进行分析解读。
3、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由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因此要采取实践性较强的参与式培训方式,让工作人员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提升专业能力,实现培训目标。推进研究式教学,以工作人员研究问题为主、教师讲授知识为辅,通过教学双方互动,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积极性,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力推行案例式教学,把各方面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使案例更加贴近工作的重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
4、引入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推进培训项目精细化管理。一是即时评估,对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保障、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二是建立培训效果追踪评估机制。对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的绩效变化进行评估。在追踪评估中,主要评价培训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学员提高他们的胜任力要素。这种形式的评估可以采用绩效清单、绩效评估、关键事件、自我评估、上级评价、直接上级和直接下级调查等方法。
5、积极推进自主选学。由于不同工作人员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不同,他们的胜任力要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扩大对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培训时间的自主选择权,实现从以组织调训为主向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的转变。着眼于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素质能力,按照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几个方面研发分级分类培训课程,以满足差异化培训需求。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曾就职于黑龙江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参与黑龙江省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的前期建设、后期运维和不动产登记业务培训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管理的通知》解读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7年8月17日
2、袁书杰 胜任力视域下的领导干部培训新思路 学习时报2018年08月19日
3、陈琳 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地理 2017年10期
4、王晓慧 冯志鑫 不动产登记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人力资源2015年第4期
5、雷小霞 李丹 陈筠 寻延年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企业培训体系构建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 2013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