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美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湖北 武汉430100
摘要: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环境类专业在课程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对于培养具有高尚德育素质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探索了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途径及方式方法,并讨论了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课程思政;环境监测;教学改革
1、前言
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专业知识的传授外,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 [1]。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对目前一些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从而使专业授课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加之各种环境污染现象的加剧,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国家亟需大量环境类专业的优秀人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很多学生易受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各种不良世界观的影响,同时在以后的具体工作中经常会面临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环境效益等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考验着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因此,仅仅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专业人才。《环境监测》是环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获取环境资料并提出环境治理方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环境保护执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对《环境监测》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不仅可以使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德育素质,对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意识等有重要的意义。
2、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1)优化课程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以往《环境监测》的课程教学目标只涉及到专业知识,为在授课过程中纳入思政内容,对现有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纳入教学大纲,并作为学生总评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判断的重要指标。结合《环境监测》的课程特点,本门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是在讲授环境监测基础理论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行业的热爱,使其具备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及高尚的道德素质,同时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培养热爱国家、品学兼优、具有正确三观及高尚职业道德的优秀人才。
《环境监测》课程内容涉及不同介质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污染物的来源调查、监测等内容[2],跟我们的生活环境、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授课之前,结合专业知识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编写进入教案。例如在学习“水和废水监测”这一章节,里面有大量涉及水资源匮乏以及水环境污染的案例,在讲解这些案例时,可融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同时进一步融入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不但可以使学生对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有所把握,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激发起他们对所学专业的热爱以及将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力量的热情。另外,在讲解“空气和废气监测”这一章节时,一方面可以融入当下我国一些地区大气雾霾严重的案例,使同学们认识到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以及迫切性,了解国家对于环境治理的决心。另一方面,可以融入一些环境质量监测造假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对社会以及自身造成的严重后果,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案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不但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
(2)采取有效的课堂授课方式
合适的授课方法容易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如果在授课中机械的插入思政内容,不但起不到好的课堂效果,相反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自然顺畅的融入思政元素是保证课程思政授课效果的关键,也是授课教师课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3]。传统的授课方式多是以教师课堂板书或ppt讲解为主,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差,仅仅被动的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适应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思考能力,既完成专业目标,又取得好的育人教学效果,应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像微信等一些新媒体跟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慕课、雨课堂等一些现代课程教学方式也悄然兴起,如果能在传统课堂中灵活运用这些方式,不但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学手段,而且可以很好地避免思政内容的机械融入[4-5]。例如在讲解环境污染事例的时候,可在课前通过雨课堂等形式将一些环境污染图片、视频等推送给学生,布置思考题,课堂授课时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环境污染事例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政点相联系,使学生主动思考,避免了专业知识的单纯讲解,不但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易于激发学生对当下环境污染背后原因的思考以及对国家提出的“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坚定他们对所学专业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及社会责任感。
(3)调整教学考核方式
公平合理的考核方式是促进达成课程目标及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程考核的目的不但要评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应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往《环境监测》的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30%)加期末考试(70%),期末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式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考察,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提高《环境监测》课程思政授课效果,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调整考核方式,增加思政考核内容,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调高到40%,加强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如将课堂表现、问题回答、出勤率、集体意识和合作配合等多个方面作为考核的综合指标,而且期末考题中适当加入涉及思政内容的题型,既评定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反映出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情况,最终利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提高。
3、《环境监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环境监测》是一门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课程,其中可融入的思政元素涉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规以及职业素养等,内容极为丰富,授课过程中容易存在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的问题,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平常的工作学习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及时关注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会议文件精神、社会热点等问题,平常多挖掘和积累学生感兴趣的典型案例。另外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生硬结合的问题,为避免这种情况,授课教师应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理念自然融合,使课堂授课活泼而不刻板,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自我感悟,避免填鸭式灌输,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来熏陶教育学生。
4、结语
《环境监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于新时代下环境类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授课教师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优化课程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奚旦立,等.环境监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郭少青,卫贤贤,冯国红,等. 环境类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J]. 高教学刊,2020,24:167-169.
[4] 李 莹,李 萌,李智博,等.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J]. 农产品加工,2019,11:118-120.
[5] 石慧,陈海燕,张俊红,等. 不同教学方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J] . 生物学杂志, 2016,3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