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霞
浙江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
和老教材不同,统编教材除了普通单元,还编排了策略单元、习作单元和文体单元。文体单元的出现尤其引起一线老师们的关注,激发了他们的教学思考与实践。下面,就以五下册第二单元的“古典名著单元”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教学感受。
一、猜读深难内容,降低阅读难度
本单元四篇课文《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去》都节选
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直指古代长篇小说。对五下学生而言,学习本单元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课后的思考题和园地的“泡泡语”指出,阅读古典名著的好方法。古典名著小说篇幅都很长,特别有些文言句式,学生很陌生。因此,不需要每个地方读懂、读通、读顺,而是可以采用猜读难难的内容,从而降低阅读难度。
《景阳冈》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梢棒、筛酒”,可以猜一猜意思。《猴王出世》第一段“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就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意思,大致讲猴王很有灵性就行了。
二、铺垫历史背景,提升阅读兴趣
怎样协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人物?教师适当在教学前铺垫历史背景知识,会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草船借箭》教学时,学生会提出“诸葛亮为什么主要要求三天造十万支箭?”借助课文的内容,“顾全大局”是理解的难点。这时,加入背景铺垫,补充三国时期的历史“三军割据”“孙刘联盟共同抗曹”等内容,问题迎刃而解。
《水浒传》以北宋末年,社会动荡、官场腐败为历史背景,描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反抗欺压并聚义于梁山伯的故事。有了这一背景知识,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武松勇武过人、潇洒豪放的个性。
三、借助相关资料,丰满人物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补充相关资料可以使古典名著阅读成为一个动态理解的过程。
《景阳冈》教学中,如果仅仅让学生学习了武松打虎的故事,对武松这一人物的评价是不全面的。借助资料,补充“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夜走蜈蚣林”等故事资料,武松的形象就更丰满、完整、多面化了。
《猴王出世》教学中,出示《西游记》的回目章节,梳理不同回目中孙悟空多种称谓的变化:刚出生时的“石猴”;小猴子们称“美猴王”;菩提祖师称“猢狲”……经过回目与称谓的梳理,孙悟空的形象更丰满了。
四、了解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小说文体,人物是关键。关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了解人物的形象,是阅读古典名著比不可少的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本单元课文人物的语言,从而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语言,有助于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本单元课文人物的动作,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动作的描写,为塑造不一样的人物形象起到很大作用。
五、结合影视剧,加深阅读理解
优秀的影视作品本身就是艺术品。教学中,我们结合看过的影视剧加深对古典名著的理解,可以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
如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其克服语言表达的局限性,化原著中抽象的文字描写为视觉形象,既忠实于原著又渗透了符合影视特点与时代要求的创造。
如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由六小龄童饰演“美猴王”,真的演活了。如果能配合着原著来阅读,对情节的把握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有深化的作用。
总之,五下册第二单元的“古典名著单元”作为特殊的文体单元,值得我们一线老师进行认真地研究。在学生最美好的年龄阶段,愿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能真正根植于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生命的底色!
愿这一抹“绿”亮得更鲜明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