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萍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教师发展中心 5140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革。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目标不应仅局限于传授基础知识给学生,还应该着眼于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并融入社会生活,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主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涵盖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及生活常识等多方面内容,课程所授理论知识与所述案例均来源于实际生活,最主要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从小培养法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和规范行为习惯。因此,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氛围,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特征,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特征。但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如果仅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很难让他们理解并接受相关的教学内容,更不用说达成促进其思想和道德素质发展的教学目标了。本文探讨了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为该学科的教学提供一些经验,为有效提高其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德育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更是推进学生从小培养道德素养、增强法治意识、锻炼生活技能的重要保障。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的理念,是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道德”和“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要素,同时也是我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应当具备的两项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小学生尽早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法治意识,并且在其指引下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打好基础。但是,小学生受到自身的身心发育情况限制,认知和理解能力相较于成人要差得多,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灌输,不仅会让小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且会让其觉得这些知识难以理解。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既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导其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来理解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小学生本身具有超乎寻常的可塑性,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结合生动的生活案例来帮助小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而且教师通过对案例中的正面、负面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适时进行导,可以让小学生对案例中的人物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下意识地模仿案例中正面人物的做法,促进其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利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活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地,生活是第一性的。”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从学生所关注的角度出发,合理地选择一些实用性很强、生活气息很浓,同教学内容有相关性的生活题材引领学生入课,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领悟课堂教学中传递的知识信息。
以《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人民币以及其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导他们辨认人民币中我国多个民族的文字,联系他们从生活中获得的人民币的广泛使用及其重要性的已有认知,与课文中“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国家”、“它们共同书写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等产生内心共鸣,由此自然导入该课程的学习。
(二)营造生活式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设计的合理与成功是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之一。通过结合生活实例来进行课堂教学,在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能更好地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素材作为教学切入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勇于面对新知识的学习,快速融入课堂、参与课堂,与教师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课堂氛围。
(三)利用生活案例加深知识理解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以致其对部分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相应的道德或法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生活化的案例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案例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案例教学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以《生活离不开规则》的教学为例,教学之中教师可以用这样一个生活小案例来帮助小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小明家附近新建了一个漂亮的小公园,小明没事的时候就会和家人一起去公园里玩耍。公园是开放性的,只在入口处立了一块“入园须知”的牌子,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要乱扔垃圾。可是有些人却毫不在意,经常在公园里吃完东西就将包装袋扔在路旁,原来漂亮整洁的公园变得垃圾遍地,没人愿意再去玩了。讲述完该案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原本漂亮的公园会变得又脏又乱?”的问题,很多小学生会想到有人乱扔垃圾,不遵守规则。由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进一步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四)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巩固知识
作业布置同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巧妙地布置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复习其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还能让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相应的道德和法治意识,从而更好地巩固教学效果。而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枯燥无味,很难达到上述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对作业布置方式予以创新和改进,比如为小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
总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应当以此为抓手,利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通过创建生活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化的案例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布置生活化的作业来帮助小学生巩固知识,这样可以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徐邦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7+9.
[2]卞开元.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08):18-20.
[3]王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