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习困难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岑昌化
[导读] 学习困难学生又被成为学困生,影响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多个,例如学习动力、学习信心和学习价值观等
        岑昌化
        贵州省兴仁市巴铃镇巴铃小学  贵州省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62399
        摘要:学习困难学生又被成为学困生,影响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多个,例如学习动力、学习信心和学习价值观等。本文首先对农村学习困难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分析,随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希望对学困生的发展和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习困难;非智力因素;学习动力
        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受到智力和非智力双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一般而言,智力因素比较难以改变,但非智力因素却可以通过培育得到提升和优化。例如通过有效引导,能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形成正确学习价值观等。教师应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尤其是学困生,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育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一、农村学习困难学生非智力因素分析
        (一)缺乏学习动力
        很多农村学困生认为自己未来也会像祖父辈一样打工,念再多书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影响并不大。另外学困生需要教师或家长的监督才能完成课业任务,部分学困生甚至认为学习是给家长和教师学的,这种思想上的错误认知让其不重视学习。学困生感觉学习是一件比较枯燥乏味的事情,难以从思想上接受、行动上落实学习这件事。
        (二)学习信心不足
        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能否考上一个名牌大学成为衡量其学习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学习困难者感觉自身如何努力都不能实现这一目标,直接丧失学习信心,认为无论自己学习与否结果都不会发生变化。农村学生家长大多都是靠出卖体力换取生存资源,其感觉自己就是因为学习不好才会如此艰难,所以将所有希望都给予孩子身上,对孩子过于严厉,轻则用言语批评,重则会直接采取武力教育,这种压迫式的教育方式打击了学困生的信心,其认为父母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已经超过自己,会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另外,有些农村教师出于考核要求,倘若学生卷面成绩不理想,其就会训导学生,学生成绩进步则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为了防止学生产生自满心理,学困生表现良好时也会讲一些打击性话语[1],让学困生产生强烈自卑感,有些学困生甚至开始封闭自我,造成成绩进一步下滑。
        (三)学习价值观出现偏差
        首先,社会环境影响。现在网络比较发达,学生可接收的信息较多,“没有任何学历的网红日入过万”、“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成为亿万富翁”等新闻的传播,学困生产生错误解读,认为学习和赚钱两者联系不大。一些学困生有较大的物质需求,容易产生物质方面的攀比心理[2],认为学习阻碍了其赚钱,由此形成厌学心理。其次,家庭环境影响。

一些学困生父母不重视教育,自身文化知识不够丰富,部分学困生本身就是留守儿童,父母仅向其提供经济支持,缺少精神引导,家庭在学困生教育中缺失。
        二、农村学习困难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学习动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多向学生讲解一些名人的学习事迹,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并非一句空话,虽然生存的手段有很多,但是这些手段都需要知识作为支撑,让学生明白不学习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同时向学生灌输自主性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自身的事。
        (二)学习信心的培养
        首先,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情感和其他需求,其应当和学困生形成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困生会因为教师的关爱与期待在思想上产生努力学习的心理,并将这种心理落实到行动上。教师应多鼓励学困生,比如学困生掌握某一知识点后,教师可以鼓励其在课堂上讲解自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让学困生对知识产生一种热爱。教师还能够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让学困生产生崇拜感,促使学生更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可引导学困生制定阶段性目标,当其完成某一阶段目标后,应适当给予肯定和奖励,促使学困生坚定学习的意志。其次,教师应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不要一味打击孩子,要给予孩子更多成长机会和空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胜任学习这件事。
        (三)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应注重学困生优良人格、良好品质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改变学困生的物质攀比心理,通过案例讲解让学困生意识到要想在社会立足就需要掌握更多知识。学生现在熟知的马化腾、马云、任正非、俞敏洪等都是名校毕业,这些人用自身所学实现了自身价值。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讲,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讲,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教师借助企业和国家的人才发展观向学生展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使学困生认识到科教兴国的真正含义,并意识到学习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教师在分析学困生形成原因的时候,应该侧重于非智力因素的分析。通过非智力因素培养,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信心、形成正确学习发展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思想上的转化能帮助学困生向优等生转化,帮助其改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 孔燕宁.农村小学低年级非智力因素学困生转化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05):180.
        [2] 陈素珍.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科普童话,2018(47):3.
        [3] 任仕勇.习作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及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6):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