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丁结平
[导读] “00后”出生于中国的新时代,是如今高校学生群体的主力军,是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后备力量
        丁结平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00后”出生于中国的新时代,是如今高校学生群体的主力军,是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后备力量。由于受教育主体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也要推陈出新,迎合时代的潮流,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结合实际做好“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
        “00后”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最年轻、最具时代特征的群体,在学习生活中展现出了富有活力的一面。时代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与“90后”、“80后”相比,“00后”出生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享受着新时代带来的便利,不断地接受新生事物的熏陶,因此他们的思想、行为等等含有时代印记。高校思政工作者需把握好“00后”的思想行为特质,分析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点,优化教育模式,共同做好新时代背景下“00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00后”大学生的主要思想行为特征
        (一)胸怀正能量,有理想抱负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00后”亲身经历并享受着前辈们奋斗带来的成果,他们对未来有拼搏奋斗的决心,为强国目标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激励当代青年:“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阔、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1]《中国青年报》与腾讯QQ联合发布《00后画像报告》显示九成“00后”认为成功要靠奋斗,占比最多的受访者表示要为强国目标而努力。[2]
        (二)追求个性自由,处事务实功利
        随着时代快节奏的发展,“00后”大学生总体上有较好的自我意识,主动意识强。他们成长的环境优越,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过多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0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有较高的功利性和务实性,处事态度偏于自我。有些大学生为班级服务时,带着功利性的心态,义务劳动成为了有偿付出,违背了志愿者的初衷。
        (三)习惯于网络用语,人际交往冷漠化
        现如今的工作生活中离不开互联网,“00后”大学生相比父母,可能“网龄”更长。他们学习能力强,擅长主动学习新知识,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各大网站的“网络语言”已经广泛在“00后”的语言及行为表达中体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们多通过互联网社交工具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这也导致了“00后”大学生不善于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呈现出冷漠化的特点。
二、“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意识淡薄,缺乏判断力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但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开放性、趣味性、实时性,深受“00后”大学生喜爱。互联网成为了他们学习、生活、交友渠道的首选,甚至形成了网络依赖,例如“00后”口中的“丧文化”等等。部分“00后”大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缺乏政治意识,政治认识狭窄,容易随波逐流,不辨是非。基于传统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00后”进行思想引领与教育的可接受性构成了挑战。
        (二)过度追求自我价值,心理承受能力差
        “0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大多较为优越,成长之路上父母提供了优渥的物资,长辈尽其所能给他们排除困难,挫折经历少。他们步入大学后,远离父母的督促,加上学习压力,显现出了心态失衡、自我怀疑,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差,情绪管理能力不强,抗压能力弱等问题,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感甚至失落感。曾有些综艺节目让城市与大山里农村的孩子互换身份,城市里无忧无虑成长的小孩去体验困苦的生活,去交流。条件优越的孩子表现极为抗拒和不适应,甚至缺少去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从中给了我们家长很多启发,社会关注度也逐渐增加。因此在竞争压力渐增的今天,如何挑战自我去应对困难与风险,塑造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成为“0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挑战。


        (三)学习的专注度不够,缺少毅力
        “00后”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络上瘾现象严重,自我约束能力差。他们在互联网超前学习新知识,但过于依赖“快餐文化”、“短视频”或者其他网络文化,缺少了对知识研究与探索的毅力。例如在课后缺少对知识的进一步深究,完成作业可以依赖网络资源,但是有些知识内容需要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去推演,只有经历这反复练习才能把握住知识。其实这不仅是一个学习的态度,缺少这样的毅力,会让很多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候打退堂鼓。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毅力的缺乏,对这项育人工作的进行形成了挑战。
三、“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及优化
        (一)科学引领,找准情感需求
        把握校园网络舆情,引领建立科学世界观“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3]互联网与教育已经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信息化教育手段逐渐代替传统的教育方式。校园网络文化在高校文化中处于重要地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更加注重对“00后”大学生主流意识的引导,帮助“00后”大学生摆脱困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高校或者学院可以开设官方信息传播平台,定期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关教师还可以通过此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00后”大学生善于运用自媒体平台录制短视频,表达自身的思想和观点。在教学或者实践活动中,可以利用这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不仅能够传播正能量和引导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当然,这需要制定好一系列完善的管理机制,触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创新思维,优化教育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注重思政教育内容的表达创新,可充分利用网络时事新闻将思政教育的逻辑、观点、案例与“00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关联,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的表达,创新性地传播思政教育知识,以此增强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习总书记曾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全员育人”时代不能只依赖高校辅导员,学生接触更多的是非辅导员以外的老师或者其他工作者。例如我们可以聘用专任教师作为班级的班主任,让教学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工作中,一方面教师可以更加了解“00后”大学生的特质,为更好地做好“课程思政”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对学生也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引导为主,学生自我管理
        “00后”大学生对待自己的事情非常有主见,处理事情的形式多样,乐于开展具有新青年特质的活动。高校学生事务性工作繁杂,可以通过设立学生办事处,学生主要干部进行自我管理、服务,辅导员和班主任起主导作用。对于科研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专任教师或者是科研工作者可以聘任学生作为科研助理,一方面可以点带动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科技活动当中去;另一方面,也方便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实实在在的课堂学习、生活中渗透,也要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中体现,高校应本着对学生影响深远的效果做好育人工作。
        (四)提高水平,发掘新的资源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也要保持好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每个教师或者辅导员专业不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岗位上应该灵活运用针对“00后”大学生的教学方法,分门别类地进行培训,发挥出不同专业技能带来的主导性,拓宽教育空间,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当中的问题。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做好这一项工作,需了解他们的思想行为特质,抓住“00后”大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和思维特点,把握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找好突破点,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开展工作,与时俱进。抓住新的机遇,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培养人才。这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方向,也应该是高校所有教育工作者考虑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王聪聪,朱立雅.中国青年报与腾讯QQ联合发布《00后画像报告》[EB/OL]. 中青在线 (2018- 5-4).[2018-10-09].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新华社.习近平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光明日报, 2019-0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