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问题驱动式学习方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戴斌斌
[导读] 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给教师专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并且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戴斌斌
        浙江省温岭市第二中学  317500
        摘要: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给教师专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并且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多数教师很难及时适应如此剧烈的变动,需要重新进行系统的学习。在此过程中,问题驱动式学习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在短时间内明确自己的学习内容,并帮助自己树立学习计划,从而给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驱动式学习;学习方式
        引言: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相比以往更加繁重,再加上新课改带来的各项变化,许多教师也很难快速适应,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充实自身,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在学习过程中,问题驱动式学习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提高学习效率,明确学习方向,有助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经过学习,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也更为明显。
        一、教师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方式单一
        目前,教师培训仍然占据学习方式的主导地位,其形式也止于听讲座、开教研会等简单的方式。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在学习过程中选择被动地接受式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推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下滑,从而导致其学习效果难以提高,无法将学习成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1]。
        (二)学习方式流于形式
        与学生不同,教师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由于教学工作的繁重,再加上学生高考给予的压力,多数教师对自身的学习并不重视。常常出现有教师不参加学习培训,而是将此时间用来休息、准备自身的教学工作等。这使得教师的学习效果始终无法提高,对学生的教学也无法及时作出改变[2]。
        (三)学习的内容与需求不符
        教师的学习实际上是为了给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教师学习的内容与教师实际学习需求不符,缺乏针对性、层次性;这种学习对教师自身工作的提高并不明显,而且部分教师对学习内容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使得教师的学习效果难以提高,无法对自身的教学工作做出革新,也就无法给学生带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3]。
        二、“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问题驱动式学习方式”的涵义
        我们提出的“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问题驱动式学习方式”,是指教师以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为驱动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所需构建学习共同体,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各成员根据自身的学习进程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并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水平地提高。这是在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下以丰富的学习活动为载体,来解决学习问题、满足学习需求的一种学习方式。以问题作为驱动力、以教师学习共同体为载体、使学习活动“可持续进行’’是其基本特点。
        三、问题驱动式学习方式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明确教师需求,提出学习问题
        首先,教师内在的学习需求是学习问题产生的源泉。因此,学习问题主要应该来自于教师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外界的压力。

学习的问题一般都是产生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是关于教育理论理念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方法、课程开发、课堂管理、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的问题。如“如何提高备课水平”“如何提高上课水平”以及“如何提高教学反思水平”,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明确具体的学习问题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学习的内在需求将直接影响着其内在的学习动机,而这种学习动机的强弱程度会关系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内在的学习动机是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而这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归根结底是来自于自身的需求,有了需求才产生动机。
        (二)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首先,在构建学习共同体时,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如让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可自然成为一组。在这样教学目的、教学年级均相同的环境下,教师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同质性更强,相应教学信息的流传范围也越大。同时,分组时应注重教师的均衡,既要有青年教师,又要有骨干教师,从而满足学习共同体的异质性。其次,学校领导可以与其他名校主动展开联谊,邀请名校地教师与本校教师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与名校教师之间的交流,本校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同时,校领导也可以学习名校的管理经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最后,校领导可以邀请业内专家教授来到校内开展主题讲座,以使本校教师能够体会专家教授的教学经验,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计划之中,从而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改善学习环境,提供学习条件
        首先,学校应该保障教师有必要和充足的学习时间,尽量不占用教师的个人时间,学校应当逐步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避免教师因过于繁重的任务而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其次,学校应该丰富学习资源,比如丰富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类型和数量,能够让教师在教学活动后的闲暇时间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第三,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加强学术交流。学校应该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我校讲学,或者把本校的教师代表派到教学水平较高的兄弟学校去进行培训,回来之后教师代表给全校教师做讲座、讲感受、讲具体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优秀教师资源,校内外结对抱团,达到共同提升,整体进步。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问题驱动式学习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问题驱动式学习法的优势,随后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后修的研究者们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娜,田成良.教具演示支持下的问题驱动式学习——洛伦兹力方向的别样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使19):19-22.
        [2]郝慧.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231+233.
        [3]李雷.问题驱动合作学习模式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468.
        [4]刘程程;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问题驱动式学习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