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好主题班会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张作松
[导读] 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步入现代化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使得他们更加追求精神文化水平的完善
        张作松
        四川省双流中学   610200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步入现代化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使得他们更加追求精神文化水平的完善。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前提下,社会、学校、教师乃至家长更加注重高中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均衡和终身发展。正所谓:“一幅好画,可以陶冶情操;一句名言;可以净化身心。”,同样一个良好的、有效的主题班会,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的意志,陶冶其情操,让学生们受益终生。所以,作为高中班主任,应该认识到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开展一定的主题班会,使他们的身心得以放松。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主题班会;开展
        引言: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高中生心灵的净化和精神意志的发展。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根深蒂固,使得大部分高中教师和班主任采取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手段过于落后、单一,过分注重高中生对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形式,使得高中生面领着严峻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将高考看做自己唯一的任务。对此,高中班主任应该改变以往的管理观念和思想,积极开展主题班会,以此放松高中生的身心,促进其更加趋于健康的成长。
        一、主题班会的基本概念
        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围绕一定的主题而举行的班级成员的会议或活动[1]。其中主题班会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是所有学生关心的问题。第二,是学生之间产生分歧的问题等等。并且,近几年,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对主题班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主题班会的指导思想明确,内容丰富多样;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等等,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认识、发展个性特征以及促进良好班风形成等目的。所以,将其应用到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是大有裨益的。
        二、高中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标灯——确定合适的班会主题
        在高中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的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班主任应该事先明确班会主题[2]。因为,主题是班级会议和活动的核心。所以,班主任必须确保主题具有针对性、科学性,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教育出发,把主题班会的重点放到培养高中生的思想道德上,以此了解高中生的心理情绪。

并且,班主任还要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班会主题,例如在学生处于高一阶段时,为了帮助他们顺利从初中过渡到高中,应该举行“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的主题班会,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或者在期末考试前后进行“学习分享”的主题班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感等,以此班主任切实做到选择合适的班会主题,为树立学生学习的标灯。
        (二)百花齐放——选择多样的组织形式
        所谓“百花齐放”,其本意是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也比喻多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和谐的一同发展,代指艺术和文学的繁荣景象[3]。这里所说的“百花齐放”,是形容教育教学模式的复杂多样。高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如果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和班会建设时,采用的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无趣,那么必定会使高中生产生审美疲劳,最终导致主题班会的效果不尽人意。所以,作为高中班主任,在确定好主题班会的内容后,应该积极选择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例如在进行“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的主题班会时,由于这是高中生步入高中校园的第一次班会,班主任应该将趣味性带入其中,引导班级内的学生进行节目表演,将这场班会的形式主题定义为“欢乐”,以此引导学生更快速的融入班集体中。
        (三)保驾护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高中班主任进行主题班会建设时,在确定好班会主题和组织形式之后,应该在班级会议或活动开始之前,合理、有效的安排每个环节,其中包括课堂会议和活动的设计、内容安排、组织以及准备等等。班主任应该在班级中选择几名同学作为监督员,让他们向其他学生对班级会议或活动的重要性进行一定的讲述,引导班级内的每个学生对主题班会有一个简单的认知,并且暗示一些主题班会的内容,让其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以此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主题班会中。并且,在进行准备工作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进行主持人或演讲人的选举,确保每一次主题班会的带头学生都有所不同,以此调动高中生的竞争欲望和参与兴趣,最终切实做到为主题班会保驾护航。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主题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会议或活动,它既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纪律管理、道德指引以及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展示自我优势和长处的最佳途径。主题班会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让他们产生并发展主人翁意识和观念,同时增强班级归属感和自信心,以此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师生、生生关系,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对此,作为高中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主题班会的基本概念,将其积极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切实做到树立标灯——确定合适的班会主题;百花齐放——选择多样的组织形式等等,以此提高班级管理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晗.高中主题班会设计现状与优化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赵言君.主题班会在高中德育中的运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8.

        [3]李明.高中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探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6: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