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积极引导初初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徐文超 吉曲拉洛 毛华
[导读] 在整个教育阶段中,初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现如今初中教育的比例也在不断的增加,也在为我国培养后备人才做不懈努力
        徐文超  吉曲拉洛  毛华
        美姑县民族初级中学
        摘 要:在整个教育阶段中,初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现如今初中教育的比例也在不断的增加,也在为我国培养后备人才做不懈努力。众所周知我国现如今发展迅猛,正在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阶段中,社会中存在着多样化的行为以及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行为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初中生的成长发展与社会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关联,初中生的所作所为会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教育初中生,帮助初中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素质关系到社会的风气。
        关键词:初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策略
        引言:从传统教学的角度出发,初中生大多以理论课为主,通常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及大学阶段时才会有一些实践活动。但是现如今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改革,在初中教学中也开始加入了社会实践的元素,教育开始愈发重视实践的重要性。如今开始鼓励初中生走向社会,不再局限于课堂,应该更多的让初中生去锻炼自己的实践以及动手能力。从而在实践中发现,最终实现创新。但是实际上,目前初中生在社会实践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社会实践活动并不完善,缺乏一定的完整性。这对于初中生的成长而言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应该针对这一问题及时的找到解决办法帮助初中生更好的实践。
        一、初中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分析
        (一)活动单一
        现如今初中生已经加入到了社会实践当中,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也均为初中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但实际上如今初中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仍然较为单一,大多数的社会实践均以爱心捐赠以及春游等活动为主。并没有创新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学生并没有积极主动性,大多数的社会实践均是学校的要求而非学生主动的想法,这也就严重限制了学生自己的发挥与创造力。
        (二)活动流于形式
        从目前初中生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看,学校以及学生自己对于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活动仍然较形式化,并不考虑活动效果如何。大多数的学校在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时并不是主动组建的,而是被迫于某种任务的情况下去设置,这样一来便失去了实践本身的意义。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而言,也会使得其存在排斥心理,认为活动并没有实际意义。
        二、引导初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明确活动目的
        若想要初中社会实践活动的举办具有意义和影响力,首先便应该明确活动的目的,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再去设置相应的社会活动,安排一些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一些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切的了解自然,与自然融洽相处,同时提升自我的能力,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具备创新的理念。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提升初中生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活动形式
        从目前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看,活动形式单一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单一的活动形式难以让学生锻炼能力,甚至没有意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实践,因此学生这样的心理状态难以使得实践活动有良好的效果。针对这样的现状,学校应该增设多种实践活动,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例如设置一些社区服务以及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让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到活动之中,这样一来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也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自己主动的投身到实践活动当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不仅如此,实践活动的安排时间也应该有一定的宽限,不能仅仅是寒暑假时才可以进行,应该设置一些在课余时间便可以完成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得实践活动加入到初中整个教育阶段当中。
        (三)丰富活动内容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是十分片面的,因此参与社会实践是初中生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若学生被动的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则反而会有排斥心理,若是主动加入其中便有所不同,因此社会应该不断的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针对初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也应该区分开来,每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以及社会经验不同,因此需要设置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有所进步。例如针对初一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对于很多事物都存有好奇心理,但其个人的自理能力却相对较薄弱一些,因此想要这一部分学生进步便可以设置一些可以提高自我照顾能力的环节,例如展开逃生训练等等。对初二学生,其已经初步形成人生价值观,可以组织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文明交通指挥等活动,帮助其树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注意事项
        初中学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让学生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可以在动手、动脑中得到深入的体验,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从中获取经验、教训。在以往的学校包办式社会实践活动中,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必须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实践探索。(2)教师要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由于初中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不足,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能单纯地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还需要成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要帮助、引导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并学会知识的应用。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自己对学生的帮助应该停留在激发兴趣、解答疑难、方法引导、行为矫正等方面。(3)创设良好社会实践活动氛围,初中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学校、教师、家长的支持有极大关联,所以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要构建良好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氛围,并获取社会、家庭的支持,从而保证初中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开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初中生综合素养上具有极强的优势,其可以显著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从当前初中社会实践活动现状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样化、趣味化的活动来提高初中生的参与积极性,满足初中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单良.德育课程育人新阵地——践行"学生成长在活动中"[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七).2019.
        [2]周茂翠,秦玉珍.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学生做腊梅栽培实验为例[C]//2012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0.
        [3]成雪锋.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提高学生德育水平[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9,000(008):P.97-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