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娟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湖南常德415900
摘要:随着社会对服务业的需求变化,在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与旅游服务管理专业人才紧缺的大背景下,基于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面向广大消费者的特殊性,旅游专业管理人员除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需要一定的思想觉悟与职业素养,而易见,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服务型人才的需求,想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积极拥抱时代变化,以学生为本,顺势而为,制定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方针,将更前沿的技术手段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融合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融合策略
引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提高服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职院校教师自身要清晰的把握和认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地位,充分地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出自身的特殊功能,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旅游服务与管理的环境中,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责任心,通过课程对学生的沟通技巧、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进行锻炼,更好的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为其个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党和国家自十七大以来就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以期打造一个“创新-创业-就业”的创新型国家,以创新的思路去创业,用创业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创业政策,以此来鼓励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青年人奋发图强与国家的创新发展进行深度地融合。到了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党和国家领导人要大力支持创新创业,为青年搭建一个展示创新能力的新平台。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了促进创新创业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党和国家需要进一步促进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积极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加大相关教育力度,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二、“双创”教育在高职旅游专业中的融合现状
1.思想认识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不是让每个大学生都学会创业,都具备创新品质。“双创”教育是满足特定学生群体的特定需要,有的放矢地展开“双创”教育,增强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创业潜力明显,但创业意识较弱,很多院校对“双创”教育内涵理解不透彻,在与旅游专业融合中,对其界定范围、人才定位缺乏准确把握。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举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比赛来代替“双创”教育,反而误解了“双创”育人目标。2.“双创”教育模式固化。在“双创”教育实践中,多以招生、就业为重点,对创业基地、创新创业部门协同不足。如“双创”课程设置不合理,与旅游专业契合度不够,实践实训条件不足,“双创”教育评估不到位等。3.缺乏职业规划意识。部分旅游专业学生对专业认识不够,对相关专业内容了解不充分,导致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下对就业前景一片迷茫,不重视就业市场的行情需求,对职业规划没有清晰客观的定位。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融合策略
(一)优化引导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将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结合统一的过程,有意识心理活动不能单独完成认知,旅游管理作为一种教学认知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通过诱发和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提供的认识潜能将主体对客体的所有意识统一,创造高度的动机,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并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二)创新思想的教学融合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无论事就职业素养而言还是学生职业能力而言,创新思想俨然已经成为时代命名下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学校方面也需要将创新创业思想融入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地以现代化的创新视野来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更要以现代化的创新思维去改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现代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改革。
(三)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综合及多方协同合作体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质上是一个跨专业和跨学院的综合课程,需要进行针对性精心设计。在建设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常规教学过程之中,还应考虑到其与其他学院课程的协同,例如:旅游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经济等方面在知识上的互补性和综合性,真正地做到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逐步地建设成科学性和客观性兼备的创新创业教育完善的课程体系。同时还要注意到,配套的创新创业教材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方法也是整体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高校管理者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研究,开发出“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合作或宣传平台,使得大学生能够跨学院地寻找到合作伙伴和建设团队。同时,教育工作者要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创业实验室和众创中心的建设,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资源开放共享,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工作坊。
(四)探索旅游集团积极参与高职教育的机制
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寻求与旅游集团的合作,除了可以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教师队伍、开发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等之外,更多的可以进行共同开发文旅创意产品、开展旅游营销活动策划以及举行校企技能竞赛等等。如某集团与某学院合作共建了福瑞达生物工程学院,为集团、行业培养了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高职旅游专业也可以寻求与高端旅游集团进行类似探索,深挖合作范围和内容,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实施基于岗位需求、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生产性实践教学条件、“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等保障,切实培养出文旅产业和企业所需的优秀的旅游相关专业人才,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进而提升专业声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时代发展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方向固化、缺乏资金、缺少社会经验、实操能力有待提高、缺少人脉等。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加速实现、可以满足旅游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可以保障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可见其在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因此,可以通过丰富创新创业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打造实践性强的双创型师资队伍等举措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融合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蔡家齐.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8):249-250.
[2]祝思华,张佳.谈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24):195+197.
[3]黎碧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类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12):100+102.
[4]杨环焕.浅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12):116+297.
[5]汪淼.基于创新创业理念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8,31(10):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