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田径队的组建与训练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王峰芳
[导读] 小学体育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运动习惯的养成
        王峰芳
        屏南县光华小学  352300
        摘要:小学体育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小学生田径队的组建与训练是基于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直接体现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水准和学生的体育素养,应该得到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家长的重视。作为小学生田径队的直接管理者,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管理知识,有效地组建并训练田径队。本文探讨了小学生田径队的组建与训练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田径队;组建与训练;策略
        引言:作为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田径项目众多、影响广泛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并且受运动设施影响小,在校园中也十分容易开展,可以作为一个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习惯的日常活动来开展。小学生田径队的组建与训练情况能够衡量学校体育教学水平和学生体育素养,教师应该紧抓田径队的管理和训练,发挥其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贡献。
        一、争取各方的支持
        小学田径队的组建需要选拔和训练运动员,必然会占用学生一部分的课外时间,并动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需要争取到学校领导、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教师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领导也认识到了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性,但是田径队的组建和训练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和其他的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体育教师制定出全面、完善的方案以妥善地进行安排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从学生家长的角度看,他们对学生的期望依然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让孩子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很少会考虑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其他的学习需求,对他们因为参加田径队而占用课外学习时间的行为一般会持否定的观点,这无疑会给田径队的组建和训练带来巨大的困难。针对家长的这种心理,体育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使他们认识到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文化知识的积累,身体素养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同样重要,参加田径队能够给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体育精神等方面带来巨大的提升,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一个有效途径,进而争取得到家长方面的支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性格活泼好动比较调皮,对文化课的学习本身就不是很感兴趣,这种情况在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让他们参加到田径队的训练中会使其文化知识的学习受到更大的影响,并且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事故,这就使得班主任会产生一些顾虑,也会影响到其他文化课教师的教学。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在方案中体现出对运动员进行有效管理的部分,并在组建和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保障他们的安全,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减少对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影响。


        二、制定科学高效的选拔机制
        在运动员的选拔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田径的比赛项目和要求,制定科学高效的选拔机制,从小学生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运动员。小学田径项目较多,每一个项目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员的选拔。在学校,对学生情况最了解的是他们的班主任,体育教师可以采取班主任推荐的方式初步确定运动员的人选,然后进行滚动式训练,从中挑选出符合各项目要求的运动员[2]。滚动式训练是组建田径队的一种高效的方式,体育教师先根据班主任推荐的学生安排田径队的常规训练,再通过他们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身体素质和优势以及个人的意愿划分具体训练项目,并通过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适合的运动员,最终完成小学生田径队的组建工作。并且体育教师需要根据队伍的训练要求和学校运动人才培养的需求,设置两种运动员选拔和集训的机制,首先是进行能够长期集训的运动员的选拔,保持田径队一直具有能够直接参加比赛的能力。其次是可以进行短期集训的运动员,将其作为田径队的后备人选,随时补充或取代正式的队员,在给小学生进行体育素养培养的同时,增加田径队内部的压力,使队员能够保持积极训练的心态、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
        小学生田径队的组建和训练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不可能在组建之后让运动员自行练习或者仅依靠体育课堂中的训练就能保持队伍的竞赛能力。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对运动员进行长期、系统化的训练。小学田径项目侧重于跑步和跳跃,教师在制定方案时就需要着重加强学生腿部力量和跳跃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蛙跳、跑楼梯、跳绳等方式开展训练[3]。教师还需要对运动员的运动习惯进行培养,指导他们练习正确的动作,如30米或40米快速跑时,针对队员步伐频率较慢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小步跑、高抬腿等练习;针对队员步幅小的情况,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多级楼梯的跑步练习。
        小学生的课外时间有限、身体素质和耐力不强,为了使他们的田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师可以采取定人定项的训练方式,如蹲踞式跳远这一项,比赛时的要求是男女运动员各2名,教师可以选择弹跳能力强、身高腿长的队员进行专项训练,以给他们更加充分地指导,使其获得跳远能力的极大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田径队的组建与训练是一项涉及事项众多的工作,需要得到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的支持,体育教师需要制定科学高效地选拔机制和训练方案,对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地培养,使其获得身体素质的极大提高,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军.小学田径训练队的建设与训练技巧探析[J].田径,2020,06:28-29.

        [2]张鸿庭.抓好小学田径训练队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0:23-24.

        [3]崔海松.浅谈小学田径训练[J].田径,2017,10: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