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 汤丽萍
[导读] 在高中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不得不承认说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汤丽萍
        江苏省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213115
        摘要:在高中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不得不承认说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然而其中外在表现较为明显的学生被称为“学困生”,转化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是每个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对学困生给予学习上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下文中,笔者将根据教育实践研究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转化策略。
        关键词:高中;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
        引言:高中阶段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就关键作用,在高考压力下,高中阶段的学生背负较强的学习任务,他们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当然学好文化课知识是每个高中生的心愿,不过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障碍。转化“学困生”的任务艰巨,教师要及其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个体等多方力量,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行为习惯,情感表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个班级整体内部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学困生是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学优生的同时必定有学困生。
        (一)学生自身原因
        从学生自身原因方面分析导致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具体可分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三方面。
        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信心,面对学习中的困难畏缩,止步不前,缺少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学生,或是对待自己的某一学科教师具有成见和逆反心理而故意不学习的学生学习态度不佳,久而久之沦落为学困生。
        另外也有一些学生尽管具有学习热情,但学习热情维持时间较短,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也一心二意,例如一边完成作业一边吃零食,或者是在短时间内奋发图强,激进学习,前一天学到很晚,第二天在课堂上睡觉,十分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这样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习方法照顾不到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差。死记硬背机这样机械的学习方法不能够帮助学生深刻领悟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知识结构,这样通过机械呆板方法学到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是中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无法灵活运用,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变成学困生。
        (二)家庭环境造成
        家庭是带给学生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且伴随其终身的。
        从家庭方面分析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具体可分为一部分家长忙于工作缺少对孩子的关怀,家庭突然变故对孩子造成影响,家庭教育方法错误等方面。
        忙于工作与生计的家长对学生缺少交易和关怀,对孩子放任自流,更有甚者,对孩子灌输“学习无用论”思想,在这样家庭环境下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缺少耐心与恒心,往往都学习成绩较差。


        还有一部分孩子遭遇家庭变故,在这样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往往心理压力较大,性格怪癖,不能与同学很好的交流,无心学习,注意力较差。
        家庭教育方式及其重要,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一些家长对于学生一次的考试失利就对孩子拳脚相加,这种教育方法十分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更加严重的是有可能使学优生沦为学困生。
        (三)教师教育方法不当造成
        每个学生都具有个体差异性,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同。教师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脱离了学生学习规律的实际,对学生要求我期望过高。在教育过程中不能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不会造成学习机会不平等,不能采取差异化教学的课堂是逐步走向极端的课堂,长久为之,学生难免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对教师产生偏见。
        二、学习心理障碍的类型
        自卑心理,厌学心理,依赖心理,应付心理,逆反心理,畏惧心理。
        三、转化学困生的实践探究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我们上面分析了造成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家庭的学校的教师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让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或心理暗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负担并没有减轻。让学生对自己感到失望。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推理戳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高中阶段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自信心会直接影响着学习的结果。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多与学生进行单独谈话,帮助学生对每一次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且要正确评价自己,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那些学习无动力的学生,就是要让他们看到未来,进行励志教育。对于过分注重打扮,互相攀比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另外,教师要注重班会课,针对学困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励志教育。
        (二)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学困生都是长时间在学习上不能获得进步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往往两眼发呆,不知该把注意力放在哪,就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这是转化学困生最本质的方法。
        (三)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在班级内,教师要懂得运用办集体的力量,尽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内部形成一对一帮扶模式,优生带学困生,先进生带后进生。帮助学困生找到学习的楷模和行动的指南,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内提升教学效果。
        结束语:积极帮助学困生转化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各科成绩是教师应直面的重要课题。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导,而教师的教育也要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总而言之,就是必须开展励志教育,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是学困生也逐步向学优生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旭升.高中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164.

        [2]许小艳. 农村普通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蔡江. 学困生学习动力的现状及成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