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
象山县茅洋乡茅洋学校 315700
摘 要:基于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名著《水浒传》教学为例,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法,来感知情节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艺术魅力,形象直观地展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研究,帮助学生深化名著阅读。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水浒传》;思维导图;深度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初中生的课文阅读就曾明确提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约束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推进,全国统一使用的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新教材在内容方面加重了名著阅读比重,当前浅层次的识记记忆已无法应对名著考察中人物与情节的综合性、多角度、深层思维的考查。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督促学生高效完成名著阅读,提升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强化聚合思维,通过主题研读,以《水浒传》为例,用聚合思维形象直观地展开主题阅读,帮助学生绘大脑思维走向图,可以深化名著阅读。
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的方法。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探求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在名著阅读课堂实践阶段,在通读全文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聚合思维,把散碎内容聚集于专题当中,在语文课堂中聚焦专题连点成面,从而领会小说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
一、聚合小说情节
名著往往篇幅长,情节冗杂,人物关系繁复,学生一遍通读下来很难完全把握内容,怎样把细节串联,可以用聚合思维通过主题阅读整合相应的情节和内容,然后对比归纳总结,深化阅读实践,丰富阅读体验。 比如整合 《水浒传》里,一共出现了七只老虎。头一只出现在龙虎山,被洪太尉撞见了;武松在景阳冈打死了一只;李逵去接自己娘亲的时候,在沂岭打死了四只;解珍、解宝两兄弟在登州打死了一只。通过七只老虎,我们可以感知不同的人物形象,洪太尉遇到的老虎铺垫了下文“误走妖魔”;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体现了他好强勇猛性格,赞扬了他“为民除害”勇敢无畏精神;李逵一口气杀四虎打虎,体现他孝顺勇猛,赞扬了他赤子之心;解珍、解宝为了生计,耗时三天用药箭打的老虎却被霸占,体现了他们不屈的斗争精神和所受的沉重压迫。
.png)
二、聚合人物形象
名著尤其是小说,在繁杂的人物形象中可以用聚合思维,围绕某一个人物所拥有的共性,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比较,对人物重新组合,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比如《水浒传》中女性形象分析,围绕“女性”这一专题,进行人物个性分析,概括她们个人相关情节后,归纳发现女性人物形象可以重组为三类,武艺高强的女英雄、贤惠贞洁的弱女子和利欲熏心的淫妇虔婆。通过女性形象分析,不难发现淫妇虔婆往往成为英雄刀下亡魂;坚贞的弱女子往往逃不脱悲剧命运,成为黑暗社会牺牲品;而只有被好汉“同类化”的女英雄,如扈三娘除了哥哥,未婚夫和扈家满门都被李逵屠尽,但最后还是忍怒负重嫁给王英,可见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飘零的悲惨命运。
三、聚合小说主旨
小说主旨往往依托小说情节和人物中呈现出来,在小说人物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中可以揭示主旨。如上图“老虎专题”和“女性形象分析”的思维导图,我们发现通过解珍、解宝揭露了当时社会给社会底层民众的压迫;通过众多女性悲剧命运对比,发现当时社会给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压迫,从另一个侧面呈现社会的残酷,补充官逼民反主题。
在不同学生阅读的不同阶段,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思维层次的阅读,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使学生在感知名著魅力同时感整合名著情节和人物形象,使学生走进名著,提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1]张晓红.新课标下初中名著阅读教学创新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02期.
[2]叶青 让名著导读走进语文课堂——谈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3]文小灯. 比较阅读的方法 .中国科技创新寻刊[J].2008年
[4]孟翠英. 构建“一引三点”思维导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陕西教育.2020年
[5]赵迎春 倪娜 .驿站式把名著推向林深叶茂处.教育教学研究.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