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激励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刘海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和实施,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创新
        刘海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四小学校    重庆市南川区   4084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和实施,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创新。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运用激励教育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和提升自身技能、经验。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有效运用激励教育方法的策略:注重日常激励,提升工作效率;多元教育方法,促进全面发展;榜样激励教育,提高管理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激励教育方法;小学班主任;工作应用探究
        激励教育方法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班主任在采用激励教育方法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导方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顺应学生发展规律,积极深挖激励教育内涵,探索和创新激励教育方法,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注重日常激励,提升工作效率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身知识储备、认知能力较差,造成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1]而且,在传统班级班级管理中,为了帮助学生校正自身错误,教师通常采用的办法都是训斥和批评,这种方法,不仅不会让学生认识到错误所在,而且还非常容易滋生学生的叛逆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激励教育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不良习惯,积极改正自身缺点。
        例如,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可以通过谈话、调查表格等多种方式,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帮扶和改正。如有的学生上课总是心不在焉,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家中条件比较困难,家中事务较多,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到学生家里帮忙做一些小事,从生活上给予学生激励和帮助,从而彻底帮助学生改正自身错误,养成努力学习、积极学习的习惯和态度。
        二、多元教育方法,促进全面发展
        激励教育法,并不是单一的一种教育方法,而是多种教育方法的综合概述。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大部分小学生无法改正自身缺点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缺乏自我改正的动力,另一方面是缺乏改正的方向和目标。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可以尝试选择奖惩激励教育法和目标激励法。[2]奖惩激励法,即在班级中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和应用,从而达到约束学生行为和思想的目的。对于在班级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使其变得更加优秀。同时,还可以激发表现不好学生的努力向上的信心和积极性。

另外,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可以适当的给予一些小惩罚,让学生从惩罚中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做到及时改正;目标激励法,即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设立合理、科学的目标,并为学生制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很多小学生在改正错误的时候,其本身也是希望将自身的缺点消灭掉的,但是由于缺乏方向和目标,难以做到有效的改正,从而导致错误改正变得形式化。所以,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制定合理性,阶段性的目标,避免目标过大或者过于形式,让学生丧失自我改正的信心和动力。
        例如,学生在参与集体劳动的过程中,个别学生存在偷懒、粗心等现象。对此,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优势、劣势将学生分成多个劳动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制定不同的劳动目标。对于存在问题的劳动小组,教师可以帮助设立好相应的目标。如桌椅、板凳应该如何打扫、打扫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完成了劳动任务。通过这种目标分段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如何完成劳动任务,从而实现高效工作,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三、榜样激励教育,提高管理效果
        榜样激励法,不同于前两种教育方法。榜样激励法,是一种能够让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一种教育方法,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提升思维、眼界,认清错误的缘由,做到快速高效改正。[3]班主任作为班级中的一员,不仅担任管理班级的责任,而且也需要融入到集体中,真正成为学生中的一员,通过自身行为的约束充分发挥教师榜样作用。通过科学的方式帮助小学生规划日常生活和学习,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改正自我的目的。
        例如,迟到早退,这是在每个班中都会出现的一种现象。而传统单一的批评教育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导效果。因此,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可以采用讲故事、放电影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迟到、早退的严重性。并且作为班主任,还可以和学生约法三章,制定制度守则,在每天上课铃响之前,班主任必须到达教室,如果班主任最后进入教室或是在铃响后进入教室,班主任则表演一个小节目,以此作为自我惩戒的方式。同时,如果发现学生在铃响后到达教室,同样可以以表演节目的形式作为惩罚手段。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管理工作。因为小学生特殊属性的存在,使得班主任工作变得非常复杂且时效性较差,继而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既影响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教师采用激励式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南华. 激励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才智, 2020, 000(016):20.
        【2】向泓燕. 探讨激励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 明日, 2019(24):0298-0298.
        【3】韦世高, 何爱文. 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激励教育方法的应用分析[J]. 神州, 2019, 000(013):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