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钰
铜仁市松桃县正大镇地容小学 贵州省铜仁市55410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出现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架构,融入了足量的语文要素的部编版教材,并在小学高段阅读中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如何利用其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探讨是现今最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本文一句句自身多年的教学与研究,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学生的开放思维越来越重视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更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必要手段。当下学生学习阅读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自己思维的拓展,其中不乏有教师为了所谓的保护学生的信心,一味地对学生给予肯定评价,使得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主动思维训练名存实亡。但是语文是极富思维训练张力的课程,阅读教学更应该对其思维产生引导作用而不是僵化。引导学生有热情、有思考、有分享地阅读,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会对阅读教学展开有很好的帮助。
一、合理利用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的安排关乎学生学习的多少以及接受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在线下教学尽可能多的教学生如何阅读以及怎样解读,并将学生分为几个团体,可以对进度快的团队安排一些课外阅读,从中使其能够了解更多,有助于阅读的积累。对进度慢的团队,则需要对他们进行精细指导,使他们能够在少量的阅读中能够理解更加深奥。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逐渐流行,线上课程也逐渐兴起,尤其是疫情期间线上课程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可以对进度较慢或快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线上辅导,使二者能够有所收益。
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文章中,教师可以对进度慢的团体进行指导并从中分析一下课本前几个基础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问题先进行思考,教室可以在过程中单独和学生指导,解决他们目前的疑惑。而对于进度快的团体则可以讨论一下老舍的春节与其有何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告知文章所在何处,思考一两分钟后再询问有什么问题,进行指导。最后教师需在课堂上讲解为什么是这样的,并多听学生的答案然后指导。
二、注重语文要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对每一单元都有清晰的认识,依据部编版教材则将总目标与单元目标的特征帮助教师能够从中连接,使知识不散乱。教师可深度解读单元导读,把握单元训练要素,精准定位单元目标,并将单元训练要素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之中,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以课本为主,习题为支架,对学生吸收阅读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在阅读教学中,能够使学生进入到文章所描述的环境中,深刻理解其中作者的情绪,此外,在阅读期间,还可以令学生学会迁移,对该词在不同文章中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所总结。[1]
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本单元的交流平台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匆匆》一文课后习题二的设置和《那个星期天》课后习题一的设置,都体现了语文要素就是课文的重点。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去体会作者的意思,具体到哪些词。并引导学生使用这些词的表达。
三、激发、引导、促进学生的思维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智得到进一步发展,认识事物的方式发生变化,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发展,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在教授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想要针对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来进行训练,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意识预设一些情景,以此来激发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兴趣展开阅读教学,就能使得枯燥的语言文字变得“神采飞扬”起来,无味的阅读课堂变得富有吸引力。此外,学生自身的活动,发挥主动性思维,能对课堂内容在思维深浅程度、认识水平高低、爱好兴趣等方面逐渐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教师需要对其循循诱导,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这就是错的,给孩子们发挥想象的空间。另外小学高年级与初高中相比确实具有更强烈的情绪体验,教师应善于观察与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己思考,形成创新。但也不能一直否认货一直肯定,需要适当给出见解鼓励学生自我思考。[2]
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中
师:学生们,请认真思考,法官听到汤姆说山中有人会是什么感觉? (学生们沉默了许久,举手发言者寥寥无几。)
但是以下情景情况则会有所不同
师:学生们,再回头想一想,如果你就是那位法官,你知道山洞里有人,你还会立刻封上它吗?学生思考讨论后纷纷举手。
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对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是不可小觑的,对于小学高年段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基本具备了整篇文章阅读的能力,课内阅读已经难以满足其个人发展的需要,将语文课内外阅读相融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能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对课内阅读的理解也会有进一步的提升。怎样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培养兴趣呢?我们则需好好对课外书目进行挑选,然后进行介绍,并教学生应该怎样阅读以及摘抄。使其能够在这些书目中对阅读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不再认为它是枯燥的。此外可以建立兴趣小组,大家可以在一起交流自己所读书目的感言以及价值等看法,在交流中能够各抒己见,对其有更加丰富地了解,开拓自己的眼界与视角。[3]
例如:在指导学生们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教师可以书中哪位人物的经历让你最有感触,祥子,虎妞还是?他(她)有怎样的性格特征?祥子的悲惨生活来源于哪里?并在阅读完后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观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的逐渐改进,并且结合当代教学理念的改进,让学生思维能够灵活,不僵化,从而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够更加了解阅读的技巧以及乐趣。与此同时,教师也会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阅读发展需要,不断在其中进行研究与探讨,从而能够更加落实国家需求,发展能够在其中有自我思维的学生。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具有耐心并多加引导,时刻践行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核心,通过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语文要素的指导,从中拓展学生思维,进而激发学生潜力以及兴趣。
参考文献:
[1] 蔡凤冠. 基于语文要素的阅读教学初探——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为例.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12):75-76.
[2]黄永平. 例谈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主动性思维培养.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11):85-86.
[3]郭小芳. 小学语文高年段课外阅读指导初探.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1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