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张雅丽
[导读]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张雅丽
        陕西省咸阳市   旬邑县底庙镇中心小学  711305
        摘要: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作为小学生,如果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的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这对学习语文知识就会产生愉悦的探究欲望。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关键字:  师生关系  沟通  氛围  兴趣
        一、多和学生平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要建立友好和发展的师生关系
        1、关注学生的灵魂和尊严。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灵魂,有尊严的人。所以教师要关注班级里的所有同学,从大的方面要做到引导学生成人成才,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小的方面则要做到关心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单单关心学习好的学生或自己喜欢的学生,对学习不好和自己不喜欢的学生不理不睬。
        2、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教师在管理班集体的时候不要把了解学生当成任务,要发自内心的关心学生,俗话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实际证明,随着新课改中有关情感价值的逐步深入,课堂上逐渐由教师主体向学主体转变,学生由厌学逐渐向乐学、好学转变。作为老师我们不光要给孩子创造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不能减少孩子的学习内容,这是作为老师必须要做到的。
        3、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课堂教学不单纯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灌输丰富的道德知识,先成人后成才,教学要具有教育性,这是教育教学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作为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和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还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因素,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学习道德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人生的一种体验。随着孩子的成长和不断的获取新的科学知识,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有爱心和责任心。
        (二)师生关系要有互相沟通的心理氛围
        1、真心对待学生和关爱学生
        在教学中,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戴有色眼镜来看学生,比如: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和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发生了争执,教师一定要做到公平,了解事情的经过,不要单方面的批评学习不好的学生,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这样才会被学生尊敬和信服,作为老师应该多多鼓励和关心学生。相信他们的潜力,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更多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人无完人,我相信只要教师真情的投入,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敬。
        2、展现教学过程中的魅力
        个人认为,教师要得到孩子的爱戴自身一定要散发着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有先天形成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自己通过后天的悟性和修炼,自己的专业知识要经得起考验,不要在课堂上出现讲题磕磕巴巴的现象,这样也许会使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减弱,甚至失去了探究的热情。要对自己的课堂充满信心,自信的面对每一位学生。


        二、善于通过引入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创建探索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自己探索,教师在旁边加以补充,并及时的对学生的语言加以整理,体现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二)创设竞争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现在的社会是强者的天下,适者生存,既然我们处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联系实际,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中设置竞争的情景,当然,采用这一方法教师要注意把起点摆的低一点,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要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关爱他们的,让学生们有存在感,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特点,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有的时候必要的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针对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并且创造机会让学生表现,不论对错,都要培养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所有学生都具有比、学、赶、超的意识。在你追我赶的这样一个氛围中进行学习,扬长避短,相互促进,相互进步。
        (三)建立游戏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问、好胜的特点和语文这门学科本身的开阔性与创新性,设置了游戏的情境,将教育与实际联系起来,与游戏联系起来,寓教育于实际的操作和游戏中,通过各种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参与到游戏中,一方面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恐惧感,另一方面可以积极的调动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四)引入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强制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这和学习是一个道理,不要把知识硬塞给学生,要尽可能激发出学生要学习的尽头,学生不经思考就有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教师就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答案,如果不是经过认真探索还得不到答案就不要启发他,培养学生先思考后询问的习惯。个人认为这是教学的本质。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一个该是氛围,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而且这种知识是潜在的。
        三、多运用教学原则激发思维兴趣
        教学原则是教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以人为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一味的追求分数,让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直观性原则、自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巩固性原则等等.教师一定要遵循这些原则,使自己的教学效果有一个良好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知与行统一,将理论的问题生活化,实际话,一切从实际出发,用行动证明结果正确与否,认识与统一要相结合。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我们不要为了教而教,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教,不要为了分数而教,更不要为了升学而教,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生而教。我觉得这是作为教育者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否则就不配当一名人民教师。
        总之,教师应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切记不要以教师为中心,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理念,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