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莫玉敏
[导读] 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指幼儿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班级这一单元内的墙面环境
        莫玉敏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华维西郊幼儿园  312300
        摘要: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指幼儿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班级这一单元内的墙面环境,包括班级活动室内墙面环境和班级所属活动室外的走廊墙面环境,包含活动室内和室外四面墙体的表面,也包括相应的天花板和地面。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是一种隐性的课程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其创设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多元教育影响。但是,我了解到当前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存在诸多问题,如功利性目的强,内容和题材单一,形式单调,材料贫乏,幼儿缺乏对环境的参与和互动等。针对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策略;
        一、明确班级内墙面环境创目的
        (一)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墙面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价值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展示、对话、教育’的功能。”幼儿园班级内墙面环境创设教育因素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文字和实物等,材料的性质各具特点,幼儿在对环境的设计和布局中,对各种材料观察、操作、摆弄、探究的中,发展了幼儿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沟通合作能力,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等,为幼儿搭建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深层次理解和扩充了知识,促进认知能力发展。通过与墙面环境的互动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二)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形成,培养学习和生活的技能
        各具特色各种内容的图标或者图片是班级内墙面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标和图片是对常规要求的形象化,是无声的语言。可以提醒、督促幼儿每天的常规,也会形象化地让幼儿了解规范要求,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学习和生活技能掌握,也有利于掌握行为规范。如“今日当值”用图片提示幼儿需要做什么,“洗手流程图”展示洗手的过程,“书破了怎么办”“我的实验”展示修补图书和小小实验的过程等等。
        (三)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班级内墙面环境创设引导幼儿通过讨论设计墙面的主题,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对幼儿园的归属感。创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师幼和幼幼交流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他们要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他人合作,逐渐摆脱个人中心主义,学习体会和听取他人的意图和看法。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是幼儿园空间美的创造,犹如一面立体动态的画卷,直观形象地记录着幼儿一日和每个阶段的活动,当幼儿看到自己的美术作品,用智慧和动手操作而形成的墙面环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和快乐,有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它是班级环境的底色,从物质层面整体烘托出班级愉悦的精神氛围。“墙饰的选材用材、作品内容、色彩搭配、表现形式等都可以提高幼儿表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丰富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内容
        为发挥其功能,教师在创设之前应先统筹规划好幼儿园班级墙饰的各区域,可包括与教育活动相适应的主题互动墙、常规性互动墙、各个活动区域的背景墙、互动信息墙和以装饰性为主的墙饰五大类别。常规互动墙可以包括值日、考勤、天气预报、园内新闻、热点话题等内容,也可以在盥洗室、起居室、门厅等相应的区域设置常规互动墙,用形象有趣的图标或图画展示生活活动、操作活动的流程或常规要求。小班幼儿可以是图片,中大班幼儿最好图文结合方式呈现,可以由幼儿自己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按照自己的理解制作,不要使用变形的艺术字,避免运用成人化语言和整齐划一的格式。主题互动墙创设不仅可以推动主题活动开展和生成,还是“记录板”,教师和幼儿可以通过其创设过程将主题活动的内容、过程和探究结果动态地记录下来,也可以借此帮助幼儿梳理、积累在活动中获得的相关经验。各个活动区域背景墙可以创设与主题活动相关的五大领域活动内容。互动信息墙可以设置在活动室外的走廊墙面上,包括教师的简介、每日课程安排、通知家长的信息、家庭教育方法及时反馈的家园合作的意见或建议等,便于家长了解班级内的活动计划、安排及家园合作的内容。以装饰性为主的墙饰主要起到装饰和美化的作用,可以分散点缀在其他空白的墙面上,比如天花板、墙面的上部等,如果幼儿园空间有限完全可以没有这部分。除以装饰性为主的墙饰更新周期较长,静态装饰为主以外,其他互动墙的内容应该统整在主题活动之下,每一个图片、实物或文字都应考虑其教育价值及与主题的关系,墙面环境创设内容也必将随主题变化而不断更新或调整。
        当然,幼儿园班级内墙面环境创设仅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部分,班级墙面环境创设与其他环境创设最主要区别是它的“展示”和“记录”的特点,幼儿园活动的丰富多样不可能将全部活动内容和过程“展示”或“记录”在墙面上,应体现基础性和关键经验性,让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和互动的“主人”
        幼儿园首先是幼儿的环境,墙面设计、资料收集、实践记录、作品展示都应引导幼儿和家长参与进来。教师应该观察幼儿、尊重幼儿、相信幼儿,还应该为幼儿创宽松、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让幼儿自信的参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想做的事。一是鼓励幼儿参与墙面的设计,让他们讨论决定墙面的内容。二是可以引导幼儿和家长收集和制作材料。三是引导幼儿安排空间,布局各个内容。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根据空间特点,选择合理的位置。注意墙面创设的高度应与幼儿的视线相适宜,让幼儿能有效地交流和互动。墙面环境创设是生成的、动态的过程,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幼儿的参与也必将是持续的过程。环境创设完成后,还应充分利用创设的墙面环境为幼儿提供观察、学习互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墙面环境的作用。这样的墙面创设可能不十分美观,也不“豪华”,但一定高效而富有教育意义。
         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应明确班级内墙面环境创设目的;丰富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内容,体现整体性、层次性、生成性;让幼儿成为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主人”;丰富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形式,具有教育性、多样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袁静.幼儿园提升环境价值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
        [2]戴建芳.幼儿园墙面环境的设计与布置[J].教育科研论坛,2009(12).
        [3]詹国芬.幼儿园班级主题墙饰创设的策略[J].浙江教育科学,21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