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勤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三小学 564600
摘要:教师在小学数学阶段的教学,应注重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增强仔细认真审题的意识,小学数学阶段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不错看、不漏看。阅读能力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具有其重要意义,阅读能力不仅是为了理解题意,更是为了接受日益深化的数学题目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尊重学生差异,加强有效沟通,引导学生对数学教材进行阅读。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小学数学教学;重要价值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也是一门语言,数学也需要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来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教师在开发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时候需采用学生易接受的方式,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数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数学阅读的主动性,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一、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是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活动,阅读非常重要,它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于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阅读在当今世界并不只是在语文科目中占有巨大的比重,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出现各式各样的科技电子产品,如果一个人仅仅具有最简单的语文阅读能力,那么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并不能站稳脚跟,因为他的能力不足。如此一来,作为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每一个时代新人,并不能单单具有语文阅读能力,而更应该具有除了语文阅读之外的数学阅读能力等多种综合阅读能力[1]。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多加强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教育,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价值。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固有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舍弃,不能只专注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灌输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套路技巧,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短缺,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漏看题、错看题的情况。有的学生遇见长篇幅的应用题时就容易束手无策,很显然是因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发挥。因此要提高学生在数学科目的综合实力,教师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二、数学阅读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前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如果对数学阅读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这个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积极地去探索、实践,寻找数学的奥秘。对于小学生们来说,带有图片、声音的,永远比干巴巴的文字更具有吸引力。由此可见,教师需要营造一种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的阅读环境,这既能激发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在阅读后的解题效果[2]。
许多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很有可能在理解不了教材意思的情况下产生厌学心理,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变得消极。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性格差异,具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点同众所周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出示的问题内容要具体且逻辑缜密,需要有针对性,对症下药,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通过向学生展示新鲜有趣的数学问题,带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数学这一科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利用多媒体软件导入课程,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感染力强的数学学习氛围。
例如,在《可能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为学生营造阅读环境,先在卡片上写下“唱歌”“跳舞”“朗诵”,让学生多次有序的抽取,拓展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多方面考虑结果。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更容易带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仔细浏览教材,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础
数学教材是专家经过严格的考究,根据数学学科特点精心编撰而成的,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回归课本,充分学习课本知识。教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数学教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意思,然后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师积极解答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逻辑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梳理框架,提高学生在数学科目上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数学阅读的学习习惯。在阅读教材的同时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相比于教师强制向学生灌输知识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3]。学生也要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画出教材的重点,这既能增强学生对数学教材的理解能力。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数学知识不断的渗透在脑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关键时刻启发、引导学生,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如此一来,不仅使学生养成了数学阅读的良好习惯,也教会了学生自我反思、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结束语: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们的引导者,应采取正确的方式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拥有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既可以为数学解题节省时间,也能提高数学解题的准确性,理解自主学习的意义。由此可知,将阅读与数学相结合是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谢学宙.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J]. 天津教育,2020(16):69-70.
[2]安强. 良好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育中的影响[J]. 中华少年,2017(27):158-159.
[3]吴卫东. 新时期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的优化路径探究[J]. 新课程(小学),201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