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方法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茶铭凤
[导读] 数学教学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对学生有着启蒙的作用
        茶铭凤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博南镇青羊厂村完小672600

        摘要:数学教学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对学生有着启蒙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开始接触数学并了解数学,明白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他们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便能更好地生活。小学数学教师纷纷对数学教学展开研究,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在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方法
        引言: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被提了出来。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等都是影响课堂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特点以及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影响课堂效率最本质的因素入手。
        一、确保激趣成功
        由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小学生的兴趣入手,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1]。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最主要的还是利用好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寓学习于游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收获知识,通过游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这一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设一个这样的游戏:提前制作好一个黑色盒子,并在盒子内放入三个大小、质地完全一样的小球,小球上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接下来让学生将桌子摆成圆形,教师将盒子放在中间位置,依次让学生上来从盒子里摸小球,摸到什么就表演什么,摸完后的小球需要放回盒子里让下一个学生继续抽。教师可以在游戏开始前向学生提问:“你们最想抽到哪个小球?”,有的学生回答:“唱歌的那个”,有的学生则回答:“朗诵的那个”…教师接着问:“那么你们一定能抽到自己想要的那个小球吗?”,学生答:“不一定”,教师问:“那么有多少种可能呢?”,学生毫不犹豫的回答:“3种”,这时教师可以说:“好的,那就让我们开始游戏吧!”。学生依次上去抽小球,抽到的结果有些是令学生满意的,有些是令学生不太满意的,在学生要上台表演前,教师可以说:“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自己要表演的类型,可以知道抽签的结果是随机的、是有可能性的,三个小球每次只能抽一个,抽到的表演类型只可能是三种中的一种,我们将这个叫做可能性。”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来展开教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2]。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在方格纸上画如图1所示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并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通过数方格(一方格代表1c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来确定两个图形的面积,并记录好平行四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长、宽。学生通过数方格发现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都是24cm2,平行四边形的长为6cm、高为4cm,长方形的长为6cm、宽为4cm。这时,教师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如果不数方格数,能否计算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只能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紧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裁剪下来,并先沿高剪开,把三角形向右平移,学生通过动手裁剪、平移,发现可以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就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高。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让学生感受到了平行四边形变长方形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图1
        三、优化新课导入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恰当、合理[3]。备课前,教师应先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便在备课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上课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位置》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课前导入:随机挑选一位学生,并告诉所有学生自己将用数对(4,2)表示这位同学的位置,并让学生猜一猜数字4和2分别代表什么,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从作为的排和列进行考虑。教师通过这种简单的导入,一下子就让学生进入到了问题的思考中,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可以从学生的兴趣、主体性、实践性入手,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
        参考文献
        [1]肖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方法探讨[J].读写算,2020,27:92+94.

        [2]武会清.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高方法微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1:194.

        [3]张艳华.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J].考试周刊,2019,40: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