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究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几点认识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边玉月
[导读] 新课程改革趋于尊重学生的能力发展,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知识收获,提倡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边玉月
        诸暨市同山镇中心学校  3118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趋于尊重学生的能力发展,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知识收获,提倡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心理需要,学生在趣味的教学活动中能够调动自身的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可以提升数学知识学习质量。本文基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究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映了不同的现代教育内容,包括: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反思内容等等,较传统的片面教育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育方式,可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在相对独立化的生态学习空间中,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知识学习积极性,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不同教学情境
        情境中可以集中人的注意力,使各种实践、精神活动顺利进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不同教学情境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1]。
        以《测量》有关知识讲授为例,准备各种测量用具,包括:直尺、卷尺、米尺、彩笔、卡片、吸管等等,先让学生起立用肢体表达米、厘米、毫米、分米的长度,弄清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用眼睛估算出吸管、彩笔、卡片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学生发现估算存在误差后,便可开展后续教学活动。教师让学生自行选取测量工具测量彩笔的长度,问学生:“彩笔长多一些,多出来多少?”学生经过测量得知彩笔长,比多。随即教师问学生:“你能找出生活中毫米长的物品吗?”学生踊跃回答:“头发丝、牙签、细毛线”。再引导测量卡片的侧边长度,得到毫米的答案,教师总结各种长度单位知识,深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使其能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掌握理论知识,在兴趣教学情境与问题教学情境中体会到了不同的数学联系。
        二、引导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能够提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也是重视学生主题学习地位的表现,更是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求的条件,因此,引导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活动手段[2]。
        以《倍的认识》有关知识讲授为例,将学生分成人数相同且能力接近持平的学习小组,任命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为小组长,带领组员完成不同学习任务,掌握数学知识。教师为每人下发数量不同的小木棒,让各个小组长安排在小组组员利用小木棒摆出:个根、个根、个根的关系,引申出“一个数的几倍”数学知识。

再安排摆卡片活动任务,下发不同颜色的卡片,让各个学习小组成员用摆卡片的方式,探究“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知识,建立计算思路,率先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各个小组纷纷投入活动中,在小组长的组织和带领下,形成了“倍”的概念,体会到了“一个数的几倍”含义,在合作实践活动中增强了观察、推理能力,数学学习兴趣也逐渐提升,为后续的知识教学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三、适当开展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使课堂保持活跃的气氛,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3]。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知识讲授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组成小队,两人一队开展“蒙眼画图游戏”。让一名队员在起点处蒙好眼睛准备好后,由另一名队员指挥前进至黑板前,用粉笔画出正方形与长方形,完成游戏后,由教师选出最标准的图形,作为奖励,教师授予该小队“默契搭档”荣誉称号,以兹鼓励。还可以开展折纸游戏,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讲述完毕后,让二人小队队员各自用一张纸折出正方形和长方形,最快完成的小队则可以获得相应奖励,各个小队队员纷纷投入游戏中,间接深化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关知识的理解。在蒙眼画图游戏和折纸游戏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促进学生掌握各种数学知识。
        四、注重深刻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学习特征进行深刻反思。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因此,教师要注重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
        针对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反思和回顾自己的知识讲解过程,反思结论总结与教育引导是否存在不恰当之处,反思活动中的含糊不清的数学概念是否解释清楚。反思公式定理的推理过程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反思活动需要遵循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原则,由浅入深的思考问题,最终获得教学经验,坚持长期反思,能够收获教育硕果。还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学生征集建议,让学生客观的点评自己的课堂教学,对综合实践活动体验、知识讲解细化程度、教学态度等进行打分,结合学生的评分与正向建议,做出具体的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与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结合创设不同教学情境、引导合作探究学习、适当开展游戏教学、注重深刻教学反思等有效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开展教育。通过认真把握新课程标准,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积极改进和研究教学计划,充实教育内容,重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学习地位,切实保证数学知识的学习质量,增强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璇,马云鹏.国际视野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与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2:92-98.
        [2]权英姬.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7:46-47.
        [3]曹雪菲.基于“让学引思”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0:133-134+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