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刘再贤
[导读] 小组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属于分工互助的一种学习模式
        刘再贤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高级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530000

        摘要:小组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属于分工互助的一种学习模式,是以小组合作为基础来进行的一项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过程中要求以学生为核心,实现相互促进、相互监督,重点强调合作。将其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激发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使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得到最大化提升,从而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的课程教学特点,来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运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总结出了几点有效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   化学   小组合作
        引言:新课程改革教育要求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科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需要积极迎合新课程改革教育标准和要求,努力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有效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进而实现高中化学学科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科学分组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首先化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而科学的分组是要求化学教师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个性化学习需求等等。高中阶段的学生存在着极其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小组内学生间的互相促进、互相帮助作用,从而为科学的分组提供一个合理的可行性方案。比如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的课堂实际表现,实际化学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教学实践等进行同组异质的小组分配,让小组内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最大程度地促进小组内学生间的共同努力和共同进步。以苏教版教材中钠和水反应的化学实验为例,化学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和明确的分工,比如化学教师可以将班内学生以同组异质的形式进行分组,然后在各小组内选择一名乐于助人且善于引导的学生来做小组长,然后小组长来带领组内学生进行实验,最后组织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以此来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实践力以及执行力,进而实现学生小组合作以及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和提升。[1]
        二、设计合作探究任务
        曾经美国学者奥苏伯尔针对学习理论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建议,创设相应的问题教学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对知识本身产生需要,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心理倾向的一种重要途径。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除了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以外,化学教师还需要重视课堂合作探究任务的设计,以此来有意识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高中化学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那么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前,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全面的思考教学重难点,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课堂合作探究任务的设置,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以苏教版教材中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一课的教学为例,化学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内容来选择乙醇的氧化反应来提出课堂合作探究任务,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自主的思考和交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合作探究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化学思维,实现学生良好合作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
        三、加强小组合作实践学习
        化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外,还需要重点加强化学学科教学工作与生活实际的相互融合,有效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3]所以化学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针对化学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使高中化学学科中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提升。以苏教版教材中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本节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教授结束以后,化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相应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有效增添化学课堂上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在自主合作实践过程中做好相关实验数据的跟踪和记录,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实验兴趣,促使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通过小组合作来总结出正确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温度、浓度、催化剂、压强等因素影响的,有效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强化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能力,进而实现高中化学课堂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加强学生自身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化学教师结合化学学科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科学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最大化促使学生实现自身化学学科学习效率的突破,进而实现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周平.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01):111-112.
        [2]陈迪.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运用[J].知识经济.2016(7):154-154.
        [3]朱霞.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