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栋
陕西省富平县刘集镇施家小学 陕西渭南 711700
摘要: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融合体现了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发展趋势。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阅读内容的合理应用,坚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统一的原则,积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习作的思路,了解习作的方法和语言组织等,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融合
引言
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体现,其关键性不能忽略。可是,从当前大部分小学生写作现状不难看出,在写作期间经常会出现没有词可写,或写出的作文内容形同流水账,没有表达出感情等情况。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会导致学生对写作文失去兴趣。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期间,老师一定要及时改进教学方向,使用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自主写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一、利用课内阅读,寻找学生作文素材
素材不足是中、高年级学生习作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从课内阅读入手,通过课内阅读内容的不同解读,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鼓励学生从课内阅读的内容入手进行写作语言的运用,找到对应的解析素材,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以“缩写故事”为例,一般是按照读懂内容、筛选概括、重组语言的方式快速实现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的目标,以形成故事梗概的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提供新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写故事梗概的难度比较大,学生提炼故事梗概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因此教师可以从已有的课内阅读文章入手,提炼缩写故事的方法。如在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课文后,按照划分段落、提炼中心思想的方式先对文字内容进行提炼,提炼出主要内容为“海力布得到宝石”和“海力布为救乡亲们变成了石头”这两个部分。再以“海力布得到宝石”这部分选文作为例文,出示教师缩写后的故事梗概,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得出缩写的方法:合并相同内容,删减无关或次要内容,改写具体描写的句子。接着让学生按照此方法对“海力布为救乡亲们变成了石头”这部分选文进行缩写,得出故事的梗概。总之,利用单元内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二次阅读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降低作文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帮助学生快速完成习作学习的目标。
二、运用多媒体创建情境,增强理解力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期间,老师不要忽视多媒体的应用。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时,学生通常都是从文字上来了解文章浅层的情感。并且基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老师讲解期间,无法以感同身受的情感理解文章的情感。所以老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和图像以及音频和视频相结合,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生动的场景辅助学生理解文章寓意。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假设只用单调的文字来描述小女孩很可怜很贫穷,由于现在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优越,大部分学生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所以他们无法通过文字描述形成准确概念。老师要运用视频让学生理解小女孩当时所处的可怜境地,进而让学生对小女孩内心所期盼的东西有正确的了解。通过创建这样的情景,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表达,进而在今后的写作练习当中,也就自然能增加学生对于情感的表达能力。
三、结合阅读范本设计仿写练习
阅读和写作训练的整合有很多具体的展开方式。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阅读范本给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仿写练习,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突破口,并且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很多好的写作方法和经验。课本中很多阅读范本都值得学生用心品读,这些文章不仅在语言上精美凝练,文本整体的结构设置和表达方式上也值得学生学习吸收。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范本设计有针对性的仿写任务,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优秀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理解体会文章中用到的表达形式。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实施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语言能力的进步与提升,并且让学生的写作经验积累更加丰富。例如,在学习《火烧云》这篇文章时,文本中有一些非常精美的语句,如:“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分析品读这一段话,然后进行仿写练习,让学生在仿写过程中,感受到作者词汇应用的精妙。这种有针对性的仿写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品读与感受力,让学生学习一些好的句式,并且体会原文中的用词。这样的训练过程充分体现了读写结合的优越性,能够让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这些优质的课文范本,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的融合,带给学生更多学习收获与感悟,并且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想使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极强的兴趣,老师就要给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该怎样选择合适阅读的书籍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这三点入手:第一,老师选择的阅读资料,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积极向上的知识内容等特点,让学生在阅读期间渐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意识到语文阅读带来的趣味;第二,现代的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老师既需要让学生阅读文字,也要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让学生阅读一些图片和声音等元素,以此来有效激发和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第三,要按照各个年级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老师可让其多阅读有关童话故事方面的书籍,高年级的小学生可阅读文字比较长的文学作品,或是一些简单的名著。经过语文老师以这样的方式指导后,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高涨,自然可以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础。
五、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吸取知识、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个人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阅读与写作两者紧密相关,具体来讲,科学系统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科学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个人写作能力。此外,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也会进一步意识到自身的强项以及局限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严重打压学生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作文训练是一种任务,而且难以完成,因此小学生普遍对作文训练存在反感。将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机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字带来的乐趣,促进学生对作文训练的兴趣,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整体质量。将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在阅读以外,老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将阅读得到的写作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实现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综合提升,达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能够解决学生缺乏素材的困境。对小学阶段的教师来讲,教师将丰富的写作素材融入到课程中,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长久以来,写作对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难题。因此,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中应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将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戴碧柳.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整合的路径探讨[J].教师,2019(30):46-47.
[2]肖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有效融合[J].新课程(上),2019(07):44.
[3]曹占发.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融合探究[J].课外语文,2019(18):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