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岩锋
山东职业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摘要:书院制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内容和育人模式需要与时俱进。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主要力量。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及专业水平可以借助辅导员工作室的平台得到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是同样要适应学生管理模式的新变化。借助书院制改革之风,山东职业学院辅导员工作室不断尝试革新,积极整合优质资源,提炼工作特色,不断探索和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建设。
关键词:书院制;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育人模式
引言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的召开,深刻阐明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讲话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2019年初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要求高等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出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具体方向,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工作室作为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重要平台,其建设与发展必须要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和思政教育新形势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鉴于学生整体层次与本科院校学生有一定差距,育人模式和日常事务管理等也有差异,这就要求学生工作需要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不断探索新的育人途径,打造一支业务能力过关、整体素质过硬的优秀辅导员工作团队。本文以山东职业学院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为例,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在书管制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途径和发展方向。
一、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发展初探
上海复旦大学在学生管理方面一直是全国高校的模范和榜样。2009年成立的全国首家辅导员工作室,开创了辅导员工作和素质能力提升途径的新范本。其后几年,山东、上海和广东等地陆续有一些本科院校先后开展了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高职院校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但后期发展迅速。这首先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其次得益于国内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成功的范例,再就是学校政策的倾斜和支持,一批优秀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应运而生。
山东职业学院是山东省教育厅唯一直属高职院校,是全国百所骨干高职院校之一。早在2015年底学院学生处就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进行了初步尝试。先后下发了《关于试点建设山东职业学院辅导员工作室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和《山东职业学院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学院“十三五”规划也把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列为重点建设内容之一。2017年底,经过资源整合,统筹部署,学院正式成立了山东职业学院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室和“山栀花”网络思政工作室。两个工作室分工明确,相互促进,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职业能力提升方面以及加强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方面搭建了良好的平台。2019年,学院学生处牵头,在两个工作室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暖光大学生心理工作室,主要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三个工作室分工明确,各有重点,有利于辅导员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和个人专长进行平台选择。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室建设已初具成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到了助推作用。
(一)增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的有生力量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一直以来相对滞后于本科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和探索方面加紧步伐,但是鉴于起步相对较晚,其建设进展和成效与本科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借鉴成功经验,陆续成立辅导员工作室,使得高职院校学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辅导员工作成效与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和本科院校的差距正慢慢缩小。
(二)全面提升了辅导员队伍的综合能力
每年学生工作处以辅导员工作室为依托,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对全体辅导员的业务培训。 通过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学工队伍里的佼佼者,以讲座和学术报告等形式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网络思政、大学生心理健康、校园突发与危机事件处理、党建团建工作以及学生资助等。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室还定期承办了校内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通过以赛代练,促进辅导员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提升业务能力,有利于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更高层次的赛事。此外,还多次组织辅导员赴省内外兄弟院校调研学习。通过交流学习校外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改进工作室运营模式和工作内容,工作室成员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经验。
(三)助推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全面提升
在工作室模式下,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和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有了更充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有丰富经验的辅导员以老带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得学工工作全面开花。创新形成了“思政教育项目化、学生事务管理规范化、社团活动品牌化”的三化育人模式。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有明显提升。工作室成员近年来撰写了大量工作论文和学生工作案例,主持了两项省级科研项目,在全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也有所突破,取得佳绩。“山栀花”网络思政工作室主持人还获评“2020年山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疫情期间,辅导员队伍不仅出色完成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报告制度,正面引导学生,维护了良好网络舆论环境,积极组织网上招聘,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还多次参与防控及应急处置演练等开学准备工作。通过一系列工作,学校成为山东省首家通过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条件核验并开学的驻济高校。
二、书院制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发展的新变化
为适应新的教改模式,2020年学院迎来了书院制管理模式的改革。书院制改革不仅在教学上,而且在学生管理和后勤工作等方面也提出了变革要求。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各二级学和书院各司其职,又要相互配合、协同育人。辅导员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还需要和学业导师以及就业指导教师相互配合,不断完善书院内部管理,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民主自治能力。
为配合辅导员工作需求,工作室的建设模式和工作机制也要顺应实际工作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一)大力充实辅导员队伍建设,补充新鲜血液
近年来,学院加大引进年轻辅导员的力度,着重向教育类、管理类、思政类、法律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倾斜。新进辅导员在专业上有优势,便于更加快速融入岗位、履行岗位职责。新进辅导员在工作室成员选拔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备选人才,为工作室建设与发展增添了有生力量。
(二)进行内部资源整合和调整,深挖工作潜能
学院按照不同书院的学生配置对辅导员队伍统一进行了重新调配。围绕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不断提高新进辅导员素质和能力。为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创新“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通过书院日常工作和学团专项工作的双向带动,潜移默化地进行沟通指导,帮助新入职辅导员尽快掌握业务技能,加速提升综合素养和育人能力。优化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开展工作交流研讨活动。坚持辅导员工作室与书院和一线辅导员时刻保持联动,随时掌握学生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三)更加注重对工作实践的提炼,重视科研成果
工作室搭建交流互鉴平台,围绕辅导员能力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应对和思政工作创新等方面开展辅导员工作交流常态机制,结合日常工作分享感悟,提升辅导员对于学生工作的认知,增强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工作室鼓励成员积极申报各项科研课题,注重提炼工作实践中的心得,形成科研成果。
三、当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和发展遇到的瓶颈
书院制管理模式给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课题。辅导员要逐渐从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向书院式管理模式转变,工作范围和工作重心也要发生相应变化。辅导员工作室要加强引导辅导员适应新的变化,更新思路,顺利实现从“管学生”到“学生管”的过渡。
(一)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导致经验欠缺
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目的是有效实现学生的管理和思想引导,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的素质能力。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也使整个学工队伍经验欠缺,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多方面学习提升。
(二)人才培养的复杂化给学生管理带来难度
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学生和辅导员都要了解和适应书院制、导师制和选课制为构架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高职学生本身学业成绩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偏低,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欠缺,这都给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辅导员工作室的普及和建设的趋同化使工作难度加大
随着近年来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创立与发展,各院校之间相互借鉴,在建设模式、建设内容、工作机制等方面都有趋同化的现象。另外工作室建设在目前还是偏重于理论层面的研究,实例研究和案例研究偏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更加稀缺。工作室在实际运行和指导辅导员工作实践中和书院制改革的有机结合难度加大。
四、后疫情时期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和发展的新探索
新冠疫情的出现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后疫情时期,辅导员工作室应该借鉴抗疫过程中积累的学生管理经验,不断探索,结合本校学生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机制。
(一)进一步加大对工作室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资源配置
政策支持是辅导员工作室发展壮大的有力保障。学院已把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并作为学生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同时鼓励把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列为“双高”建设任务重点内容,积极实施“思政队伍素质提升项目”,培育 “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和省级“十佳辅导员”。
(二)鼓励辅导员由单一型向多面型转变
由工作室牵头,多方联动,全面培养辅导员的业务能力。辅导员工作室联合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组织全体辅导员参加由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举办的“山东省创业培训系列教程创业讲师培训班”并全部取得合格证书。注重和鼓励辅导员成为“双师型”人才,全面提升辅导员的各项业务能力。
(三)为辅导员长期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辅导员长期职业发展规划需要纳入到辅导员工作室的重要任务之中。为工作室成员的发展制定合理可行的规划,结合辅导员工作专长,打造个人特色发展模式。将工作室成果和成员的职称评审和职级晋升挂钩,充分调动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为他们将来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小结
综上所述,结合山东职业学院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和发展模式的研究探索和取得的一些成绩,为书院制管理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也为辅导员工作室在新的育人模式下如何有效运行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辅导员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
基金项目:山东职业学院2020年院级学生教育与管理项目“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发展途径探索——以山东职业学院为例”(项目编号:XS-XY-202001)
作者简介:殷岩锋(1979-),男,山东济南人,硕士,讲师,山东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参考文献:
[1] 何天雄.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探讨 [J]. 当代政治与行政,2019(4):48-52.
[2] 李凡.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实践探索 [J]. 高校辅导员,2014(5):41-43.
[3] 张正垠. 我国高校书院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03-105.
[4] 崔海浪,李昆峰. 我国高校“书院制”探索概述与思考 [J]. 大理学院学报,2015(11):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