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严涛
[导读] 从小学科学教材目录来看,科学是一门涉及科学技术、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
        严涛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镇中心小学校         622558
        摘要:从小学科学教材目录来看,科学是一门涉及科学技术、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科学教学离不开实验的辅助,开展实验探究,有助于学生深化教学知识,掌握实验原理,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实验探究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探究 教学应用
        小学科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培养学生智力思维、劳动技术上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小学科学课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以讲授和演示法为主,这种授课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技能的掌握。为了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对实验探究法进行了思考,并以《热胀冷缩》教学为例,从“教师演示,激发兴趣”、“实验探究,自主学习”、“拓展延伸,深化课堂”三点进行阐述。
        一、教师演示,激发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良好地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并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注意力。演示法是一种非常直观地教学方法,应用演示法,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具体性,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热胀冷缩》这节课的导入环节,笔者以谈话的形式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喷泉吗?”这时,大部分学生都回答见过。笔者再次提问引发学生好奇:“那么,见过彩色的喷泉吗?”学生纷纷摇了摇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演示法,为学生演示彩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首先,在烧瓶中装入有色水,其次在瓶盖上穿入吊瓶插头和细管,盖好瓶盖。然后,把烧瓶放入空水槽中,在瓶上浇上热水。最后,彩色喷泉就喷出来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形成强大的内驱力,产生对喷泉实验的探究欲望。
        二、实验探究,自主学习
        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在科学课上,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笔者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会一边操作,一边为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为学生规范的进行实验做准备。
        在实验探究阶段,笔者要求学生按照上述实验步骤,分组进行实验,并仔细的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完成实验后,笔者要求学生相互交流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这时,有的学生说:“在没浇热水前,细管里没有水,浇上热水后,喷泉就出现了。”有的学生说:“有色水受热后,体积胀大,把里面的水逼出来了。”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个现象与热水有关。”还有学生说:“当烧瓶冷却后,细管的水会往下掉。”由此可见,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很认真,发现了实验的很多细节。有了学生的实验和观察,笔者再向学生讲授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当水受热体积会膨胀,受冷体积会缩小,液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就很容易的能够掌握和理解了。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地投入课堂,思考实验的步骤,观察实验的现象,探讨实验产生的问题和结果,真正的实现了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拓展延伸,深化课堂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完成教学后,教师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科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都可以用学习的科学知识来解释。以前,遇到喷泉,学生可能只是觉得很好看,并不懂得其中的原理,学习了热胀冷缩后,学生就能在欣赏喷泉美的同时,向家人介绍喷泉为什么能喷出水了。所以在完成“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后,笔者又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了拓展延伸,通过微课向学生介绍了水银在体温计中的热胀冷缩原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这样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使学生积极地观察生活中有关热胀冷缩的事物或现象,还能促进学生对热胀冷缩原理的深度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教学的最后,笔者还向学生布置了作业:
        1.思考固体、气体符合热胀冷缩原理吗?如何证明。
        2.生活中有哪些
        固体、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你能解释其中的奥秘吗?由此,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好习惯,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生活的能力。
        结束语: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取得了很大的教学成果。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和改革,采取以生为本的实验探究法进行授课,保证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形成,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的提升,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以及科学教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海蔚.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N]. 发展导报,2017-11-28(025).
        [2]曹宏翚.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探析[J].江西教育,2017(36):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