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姚
绵阳师范学院 621000
摘要:将民间舞蹈文化融入到高校民族舞蹈教学当中,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品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体现我国民族文化底蕴,因此,两者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融合的具有措施,为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分析。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高校;舞蹈教学
引言:
从高校民间舞蹈教学本身来看,舞蹈教学工作不单单是对于舞蹈的教学,还有文化的传承,只有舞蹈文化联系在一起,才能够达到教育的意义,因此,高校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不断地吸收文化特质,通过与实际教育教学内容的融合创新,才能够真正促使教育的意识形态得到落实,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一、关系分析
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对于民间舞蹈文化而言,如果缺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很难促使文化内核与舞蹈精髓得到提炼和教学,促使民间文化局限于地域当中,得不到传承与传播,长此以往,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情况。而对于民间舞蹈教学而言,教育本身就是不断地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因此,不能够单一围绕舞蹈教学展开教育工作,还要不断地将舞蹈、文化、民俗等内容融合起来,形成更具深度的教育教学行为,促使教育行为中的意识形态得到升华。
而具体融合过程中,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关于民间舞蹈文化背景下导致的民间舞蹈形式上的多元化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所孕育的舞蹈形式不同,如藏族舞、蒙古舞、朝鲜舞、维吾尔族舞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特色下的舞蹈要与实际教学活动融合,就需要有选择、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处理,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达到“动作来源于文化”的理念,同时又区别于文化本身的目的。
因此,整体来看,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互通性,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前者推动了后者理论体系与内容的丰富发展,后者则进一步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两者属于相生相伴的关系。
二、融合策略
具体到实际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来实现民间舞蹈文化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中的融合。即从肢体动作中、教学解析中以及舞蹈服饰中。
(一)肢体动作
不同地域的民间舞蹈文化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恰恰就是民间舞蹈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民间舞蹈形式中的经典动作展开分解式肢体教学,让学生通过肢体模仿,先从肢体上实现对于舞蹈表现力的展现,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思想层面的引导,促使学生对于肢体动作中所蕴含的艺术风格进行解析,从而形成对于舞蹈及文化的学习。
本文以《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法》教材为例,在对于维吾尔族的舞蹈展开教学时,维吾尔族舞蹈动作中,擅长运用头、眼与手腕之间的配合,多用切分音附点节奏和弱拍上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其中,“移颈”的动作往往是其较为具有特点的动作[1]。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除了整体风格上的教学外,也要从舞蹈本身的特质入手,让学生通过对于这一特点动作的重点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维吾尔族舞蹈中神态与情感的流露。
(二)教学解析
教学解析工作的开展,不单单是指对于舞蹈动作的解析,更重要的是对于民间文化的解析,在上文中反复提及,不同的民间舞蹈来自于不同的民间舞蹈文化当中,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形成对于舞蹈肢体动作的理解,首先要从情感层面形成教育工作。如对于学习朝鲜舞时,教师可以围绕朝鲜族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展开特定的教学互动,解析舞蹈动作的由来与历史传承,促使学生的情感上形成共鸣,从而更加有助于学生对于民族舞蹈动作的把控。
(三)舞蹈服饰
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服饰,且服饰与舞蹈相结合,又衍生出的特定的舞蹈服饰,彰显的是一个民族在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所形成的具体的艺术审美,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多套不同民族的舞蹈服饰,在对应的舞蹈教学活动中,穿插到教学内容当中为学生介绍,促使学生更加全方位的了解民间舞蹈文化[2]。如在教学维吾尔族舞蹈一章的内容时,可以同时对比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的舞蹈服饰,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与印象,并联系起舞蹈动作与服饰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优化舞蹈本身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于舞蹈文化的理解深度,促使学生的舞蹈形式更具张力与艺术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间舞蹈多源于地域民族文化发展,而民族文化历经千年,所具有的底蕴与内涵逐步又通过艺术形式传递出现,因此,只有在教学中融入文化本身,才能够促使学生真正实现对于艺术内涵的学习与理解,进而在实际的舞蹈当中展现出来,实现对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武绍宏.山西地方民间舞蹈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融合[J].北方音乐,2019(22):196+198.
[2]叶玲.民俗文化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