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
黑龙江省北安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 164021
摘要:在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多种科技化的教学形式应运而生,其中微课则是被逐渐提及的教学手段之一,其具有多种优势特点,是当代教师所青睐的教学资源之一。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生物教学;教学创新
引言:
在微课的教学上,为提高其应用的有效性,教师则需将其使用方式与范围加以创新优化,进而提高其对于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发挥其功能,最终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效率。
一、引导预习
在高中生物的教与学期间,由于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繁杂性,其内容分布相对较广,且知识亦是少有集中性,因而教学时,无论是对于教师或是学生而言,在教授过程当中,都需针对知识点逐一讲述,因此导致课堂知识点串联性相对较弱,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可将微课加以利用,将相关的基础知识内容制作其中,进而由学生自主进行预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掌握基础知识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结合生物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归类设计,进而制作出相应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自行选择预习内容[1]。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是使得微课的作用得以更加科学的发挥运用。
二、课前导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课堂的开端,同样,良好的开端亦是呈现效果的体现。在现代化科学教育的形式下,课前导入部分亦是当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部分,因此,生物教师可充分运用这一环节进行授课,以多元化的微课导入形式促进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当中,导入部分的微课制作当以结合所教授的内容加以适时的变换,一来得以促进学生兴趣的提升,二来更有利于课程的教学[2]。例如,在必修一学习《走进细胞》这部分时,教师则可在微课中剪辑一段熊猫吃竹子的影像内容,以细胞的发展历程为核心内容,进而送往熊猫的嘴里。如此一来,微课中的内容不仅将核心知识有效导入其中,同时亦是具有一定的戏剧性色彩,使得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得以饶有兴致地观看学习,从而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等。
三、优化教学形式
在生物知识体系的学习当中,事实上亦有大部分概念性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时生物的学习亦是需要通过部分实验所呈现并掌握。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则在此教授期间难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师的言论专业复杂,使得学生不仅无心情听,亦是难于理解。基于此,教师则可创新微课的使用,将其充分应用于知识中重难点部分的教学。例如,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学习时,教师则可利用微课将其以图片以及动态图形的方式所展示,并针对于其进一步加以讲解,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再如,在实现实验课程的教授过程当中,教师则可将具体的实验过程以录课的形式录制于微课之中,进而方便学生进行观看,从而使得学生得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实验步骤以及结果,以便于学生正确高效地自行操作实验,展开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等。
四、拓展延伸
即便是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亦是处于不同能力以及基础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时,亦需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能力特征展开教学。除此之外,就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向而言,教材内容的有效教学亦是需要课内外知识的相互融合,如此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以促进学生得以高效地学习生物学知识。在拓展知识之际,微课作为集多种优势作用于一身的教学资源,亦是能够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拓展相应的知识内容。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制作拓展微课课程的过程当中,亦可将其作为有效教学资源创设于专门的资料库中,以供学生观看学习,旨在丰富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理解生物知识内容。
五、复习巩固
在以往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形式多是以学生记录笔记作为复习巩固的重要元素,但学生在进行笔记抄录的同时,也因此错失了有效听课的过程,使得课堂学习的效率相对降低。基于此,教师则可在微课的制作过程当中,将知识点加以整合制作,以替代学生的课堂笔记,从而使得学生得以有效的听取课堂内容,通过微课的展开复习与巩固,进而使得学习过程更加高效。在制作复习性质的微课内容时,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开设计。思维导图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形式上更是具有一定的视觉色彩,教师在运用时,可通过绘制不同的图示以丰富图表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微课具有一定的教育功效,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当中,亦是能够结合知识的讲述进行教学,如此一来,则比学生在课堂中奋笔疾书进行复习的效率高出更多,更有效提高学生生物课程的学习效果。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能够运用于教学之中的各个环节。针对于生物的教学而言,其亦是能够进一步延伸应用效果,如实验的演示、概念的理解等等,从而得以在创新作用下,进一步提升微课的功效,以优化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郭雄平, 杨梅芳, 潘检保,等.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 0.
[2]李柏龙, 张致军.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创新[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8, No.996(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