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特色活动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期   作者: 徐芹荣
[导读] 你眼中的数学是什么模样?多少人眼前浮现的就是一个个运算符号,

        徐芹荣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正红镇第二中心小学  224523
        [摘 要]你眼中的数学是什么模样?多少人眼前浮现的就是一个个运算符号,一个个几何图形,一行行应用文字。现下的校本课程有哪些?见到的是舞翩跹,曲悠扬,众球满场飞。虽亦有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数学,24点游戏、七巧板,乃至数独、速叠杯、汉诺塔也开始进入课堂,但细细观来,它们多是在各级数学节、活动周中昙花一现,不成系统,未成常态。我们知数学之重,正如培根所言“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关键词]小学数学;特色活动;课程开发与实践;
        我们明深度学习之效,更盼在小学六年的时光里如达史宁中教授之所愿:学生开始有数学的眼光,眼中可见数学;开始有数学的思维,心中自成方略;开始有数学的表达,语出言简意赅。思维飞扬,慧心独具,数学滋养中的学生理应洋溢如此状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顺应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立足现行教材,开发系列活动,一项校本课程应运而生。
具象化的愿景目标指向何处?活动旨在“展现多彩世界,丰富数学内涵,提升学科素养”,并致力于令此愿景可观、可感。
        “自主尝试—汇报展示—评议正误”是多数计算课建构新知时的常态环节。本课的不同在于及时抛出“有人对这个计算过程有疑问吗?”原本欣喜于轻松迁移,满足于一致结果的学生,回顾过程,掀起波澜。问题最为真实,直指核心:“能不能从十分位开始算呢?”所涉及的正是“从最低位加起”,数位多了,从哪里开始;“进位1写在哪里?”似乎无关紧要,实则正是“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理解之机哪来的1?为什么可以向前一位进1;“5和9相加”,借的是一位小数加减法的惯性,为什么?……这些问题,推动了深度理解。  建构之中,如何引发疑问,推动理解?
        捕捉困惑,引问。
        有时学生的尝试并不顺利,甚至会遇难而止,无功而返。教师便可通过巡视,及时发现、敏锐捕捉、巧妙展现。如小数除以整数“12.9÷6”,相当一部分学生算到十分位有余数后就着笔难下了。师:这样可以吗?该怎么继续呢?  生1:在3的后面添上一个零,继续往下除。师:为什么可以添上零? 生2:在小数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基本性质。师:添上零以后商写在哪?生3:在3的后面添上零就从3个十分之一变成了30个百分之一,除以6得到5个百分之一,所以5写在百分位上。
        问题不断提出,对话充分展开,疑惑轻松化解,算理就此明晰。“无事生非”,追问。学生的尝试大多借助知识迁移,或是直觉判断,在意于答案是否正确,对于算理鲜有关注。比如前例的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学生有一位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基础和探究经验,又因加数的位数相同,自然而然就对齐了数位,从百分位开始加,在得数处对齐加数的小数点后补上小数点,至于其中之理并未深思细查。当被问及“有什么疑问?”时,学生才开始积极寻找答案。如“为什么相加满十可以向前一位进一”,或是从元角分的角度去说明,或是根据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来解释,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表征,殊途同归,“因为小数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所以算小数部分时和整数一样逢十进一”。“无事生非”的追问,使学生不再停于表面,而是知其究竟,更添了一分追根溯源、寻其本质的意识。  
        将错就错,诱问。
        学生在尝试中可能出错,遇此情形,教师要捕捉资源,鼓励学生直面错误,大胆质疑。比如两位数乘两位数24×12,有学生给出如下算法:教师提问:“有问题吗?”于是便有了学生的各抒己见:24乘10就等于240了,24乘12怎么可能是72这个结果,应该比240大;第二次乘的不是1,它在十位上,表示的是1个十,所以乘得的积是240,因此2要写在百位上,4要写在十位上……争着辩着,理就明了。有人发问,更多的人在思考、分析,用各自擅长的方式尽述其理。计算须明其理,问起而慧生。课中之问,实现了从单纯关注结果到深度探寻算理的转变。


        展奇趣之姿,显理性之美  
        “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这不可替代的便是理性的精神、丰厚的思想,严谨、深沉、含蓄。借助活动,展现数学在各种环境中的奇趣姿态,引学生悟其独特的理智之美,体会“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比如,“汉诺塔”有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瞠目结舌的传说:三根柱子,64个金片由小到大叠在一根柱上,僧侣们按照规则“一次只能一片;小片必须在大片上面”去搬,搬成那日,宇宙会在瞬间灰飞烟灭。用汉诺塔的模型,或用自制的圆片、小棒,或直接在纸上写画,摆一摆、移一移、记一记,记移的过程,数一数,数移的次数,就这样,找出所移次数的规律,由简推繁,归纳而知,所移总次数为2n-1,n为圆片的总个数。若移一次用1秒,成功移完64个圆片约需5845亿年,太阳系的预期寿命不过数百亿年,一切恍然的同时看到了传说首创者的理性思维。再比如统整化的内容,活动的内容从何而来?可以是教材中未提及,但存在于学生的世界,并能引发学生好奇的事物;可以是教材中虽有出现,但只是寥寥几语,在“你知道吗?”小栏目中出现过,或是在教材中的某个习题、某一对话框中浮现,并未展开,却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内容。选定的内容,怎样展现?多维整合,既有学科内的融合,更重学科间的关联,展现真实而多彩的图景。
        设计灵活性问题,深化学生数学认知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小学生年龄小,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可利用问题引导和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技巧,形成相应的数学能力。例如,“行程问题”中的一道题目:一艘轮船携带的柴油量最多可以满足自身航行6小时。这艘轮船驶出时为顺风,航速为30千米/小时。驶回时恰逢逆风,航速为顺风时的4/5。请问这艘轮船最多行驶多远就必须返回?教师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题方法。学生1:“这艘轮船是往返航行的,所以驶出的路程和驶回的路程是相同的。假设航行最远的时间为x小时,驶回的时间就应该是(6-x)小时,可以得出30x=30×4/5×(6-x),x=8/3,行驶的距离就应该是30×8/3=80(千米)。”学生2:“先计算逆风的航速30×4/5=24(千米/小时),然后假设驶出的最远距离为x,再根据时间关系就可以得出x/30+x/24=6,解方程后就可直接得出行驶距离为80千米……案例中,教师巧妙利用例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多角度思考,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更加灵活,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设计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用眼观察、用心记忆、用嘴表达和用手操作的过程,许多知识的学习,如果只是简单的背诵,很难让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这就导致考试过程中,学生明明感觉会做,但又不知从哪入手解决。而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更加牢固的记忆。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指导性问题,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不断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圆柱体”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一些圆柱体和球形用品,并认真地看一看,仔细地摸一摸,再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认真观察后说:“圆柱有上、下两个圆形的面,中间是圆形的桶状。”这时,教师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球,将它们放在桌子上,学生用手轻轻地一推,它们就动起来了。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一个个都很兴奋,答道:“它们都会滚动。”教师继续引导:“它们的滚动方式是一样的吗?”学生认真思索后,答道:“圆柱只能前后滚动,而球可以朝着任意方向滚动。”这时,一个学生在滚动自己准备的“圆柱体”时发现,它在滚动时会转起圆圈。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这个“圆柱体”的上、下两面,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滚动起来转圈的上、下两个面的大小是不相同的,从而得出这并不是圆柱体。
就这样,学生在教师一步步的提问、引导下,先是形成对圆柱体和球的正确认知,再进一步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两者的异同,感受到了发现知识的乐趣,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 徐莹.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J].科普童话,2020(1).

[2] 赵瑾.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