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庆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 410014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积极落实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加入改革的队伍中,并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点。本文笔者针对初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提出几点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建模意识;数学分析
教育是将“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数学教育的目标可分为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而核心素养则为隐性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将教材中的数学定义、概念、定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重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深入内化与吸收数学原理,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使他们成为综合素质的人才。
一、构建具体化情境,发展数学抽象思维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并且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如果教师直接将抽象的概念灌输到学生头脑中,不仅难以使学生充分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容易使学生难以灵活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构建具体化的教学情境,这样能够使学生从情境中找到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抽象出数学概念,以此发展其数学抽象思维。
以“分式”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分式的概念,笔者首先设置了几个具体化的情境,如: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每小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与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于是,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设置未知数,列出方程。其中,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轮船顺流航行100米所用的时间,也能够得到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的式子,找到式子的特征,进而抽象出分式的概念,并根据具体的实例总结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见,通过具体化情境的积极构建,能够使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二、展开类比化教学,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具有的一项重要能力。类比推理则是指通过探究确定两个或者两类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其中一方具有的特征来推测另外一方特性规律的方式。因此,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展开类比化教学,这样能够从相似类比比较中提高其逻辑推理能力。
以“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为例,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为了通过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到特殊到一般认识问题的方法,笔者首先展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多边形,引导学生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使他们观察、分析得到对应的内角和度数,以此类推,进而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的度数。通过以上类比分析,既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找到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还能够在推理过程中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不断开拓。
三、引入生活化实例,塑造数学建模意识
生活问题离不开数学模型的建立,并且数学模型的建立也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为了塑造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教师需要结合相关联的生活实例,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能够以生活实例为研究对象,不断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还能够灵活运用数学原理将生活问题予以解决,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其数学建模意识。
以“分式方程”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列、解分式方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笔者便从生活入手,并将生活化实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同时提出:“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这样的生活化问题便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他们能够根据题意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个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此列出方程,并找到问题的解,进而使这个生活问题得以解决。
四、算理算法相结合,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大多数学生由于“马虎”,常常出现运算方面的错误,而产生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运算能力较为薄弱,并且使学生运算能力薄弱的主要因素则是学生对算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重视算理与算法相结合,并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前提下归纳、总结出具体化的算法法则,这样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以“同底数幂的乘法”为例,为了使学生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笔者首先让学生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几个式子,如:,并让学生观察计算结果,找出规律。学生能够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这几个式子是底数相同的幂相乘。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猜想针对任意底数a,等于什么,并让学生说出推导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这便使得学生充分掌握了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
五、借助信息化手段,培养直观想象思维
直观想象是借助于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和变化,运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来解决问题的素养。要使得学生能够建立数与形的联系,使他们通过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来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就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抽象的数与具体的形建立有效联结,这样能够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运动、变化,从而使学生的直观想象思维得到逐步发展。
以“轴对称”为例,为了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笔者首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图案和标志,使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对称美。这时,以具体化的图形为研究对象,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共同特征,这便使得学生直观地看到轴对称图形,同时,也使得他们认识到对称轴并建立“对称轴”的概念。可见,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将数与形建立密切联结,从而使他们的直观想象能力得以提升。
六、构建主题化场景,增加数据分析观念
要使得学生能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则需要增加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因此,作为教师而言,应为学生构建主题化的场景,使他们根据某一研究主题进行数据调查、整理与分析,从而使他们建立数据的意识。
以“数据的波动程度”为例,为了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逐步掌握统计思想,并使他们学会构建模型分析数据,笔者以“气温”为主题,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实践活动,即:选择两个城市,收集某日不同时间段的气温数据,并计算某一天中两地温差,进而观察温差信息。这便能够使学生除了观察数据的“平均水平”,还使他们关注了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通过分析数据的离散情况,使他们判断两地气温变化幅度情况,进而充分理解极差的意义。此外,通过这样的主题化场景的构建,也能够强化他们的数据分析观念。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应对数学核心素养建立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课堂教学实施。在此过程中,既需要构建生活情境,使学生的建模意识与抽象思维得以提升,还需要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行为,此外,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工具,将数与形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数学表达,并全面分析数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春杰.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2):75-76.
[2]孔颂军.以"知"育"智"——浅析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新课程(中),2017(10):189-189.
[3]苏兰.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神州,2017(34):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