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展伟
广东省梅县区畲江中学 514779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立德树人”为当下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与总体目标,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为学生开展更具实际意义的德育教导。对高中生而言,此时学生心态趋于成熟,身体素质也逐渐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当下时段班主任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德育教育不仅能够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够很好地为高中生未来成长指明方向,从而使高中生成为对社会、国家有贡献的优秀公民。
关键词:德育;高中生;班主任
德育教育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不同,不仅需要教师结合班级高中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考虑,还需要将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正确思维意识以合理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高中生既能够认可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内容,还能够立足于此塑造自身的良好思维模式。为了有效开展高中班级管理,班主任不仅需要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还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既能够保障高中生当前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还能够促进高中生良好品质的塑造,从而推动高中生身、心、智、品的全面成长。
一、定期举行班会,增强德育认知
班会作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师生间的沟通机会,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德育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开展前应明确德育目标,以更具针对性的方式进行教学,使高中生能够知晓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并使其在日后的成长中能自觉遵守德育教学的行为要求规范。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举行班会的方式来增强高中生的德育认知,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例如: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良好品德的知识内容时可以在班会时组织高中生进行案例分析。案例为车流涌动的十字街头腿脚不便的老人想要过马路却无人帮忙。“同学们,乐于助人、尊老爱幼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在上述案例中存在哪些不良行为呢”班主任结合案例提出问题。一名高中生表示:“老人本身行动能力就弱,车流涌动的街道对一个腿脚不便的老人而言无疑是最难通行的地点了,而一旁的青年却对老人视而不见,无人上前扶持。
”班主任在班会上以反面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德育教育,既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参与度,还能够激发高中生的正直品格,从而在更具生活气息的案例分析中增强高中生对良好德育品质的认知。
二、优化管理方式,培养学习热情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进步,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是同样需要注重方式的优化。德育教育作为班主任班级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时班主任需要做到多样化、多元化、多形式,既能够满足高中生当下的知识需求,还能够充分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热情,使高中生可以更加主动的投身于德育知识的学习环节当中,保持高中生思维模敏捷性的同时,为其带来更为优质的学习体验,从而在不断优化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实现高中生学习热情的日益提升。
例如:班主任可以营造特定场景让高中生进行情景演绎。情景为老人跌倒无人搀扶,扮演老人的高中生躺在地上,几名路人围观却无人上前搀扶。此时另外两名年轻人路过此处,其中一名高中生选择视而不见,另一名高中生则主动上前将老人扶起。班主任采用情景演绎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由高中生亲自演绎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场景,既能够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还能够有效加强高中生对正确行为的理解,从而在寓教于乐的情景扮演中逐步提升高中生自身的学习热情。
三、加强家校沟通,改善德育环境
对高中生而言学校与家庭是其长期生活的地点,加强家校沟通旨在与高中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双方合力共同为高中生塑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父母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在校园中班主任、教师需为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家庭中父母则需要承担起这一责任为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形象,从而在家校合作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改善德育教育的环境,加速高中生良好到的品格的塑造。
例如:班主任进行家校沟通时仅采用传统的校园座谈、家庭走访是远远不够的,考虑到不同学生不同的家庭环境,班主任在新时期加强家校沟通可以采用QQ、微信等线上交流的方式,不仅有利于让高中生的家长融入班级、学习活动当中,还可以以更加简便的方式布置德育教育任务,使学生家长更加切实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成长环节当中。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为学生家长提供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使家长之间形成密切联系,进一步促进家庭德育教育环境的优化,进而在更具联动性的家校沟通当中实现德育环境的改善。
总而言之,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塑造高中生良好的品格、正直的品性,班主任必须不断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明确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保障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与高效进行,进而在不断优化的德育教育氛围下促进高中生正确道德思维意识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刘鹏.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34):159-160.
?[2]高景标.高中生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与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19(0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