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莉敏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第一幼儿园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57
摘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资源可用于幼儿教学中,这些资源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非常有用。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时,教师必须学会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促进儿童文化素养的发展,使他们能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并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让儿童开发各种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适当的文化内容,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以便儿童能够全面地提高自身素养,并为他们更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本文探讨了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开展的对策,希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方面,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正在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纳入幼儿园教育体系,并通过促进传统文化和教育内容的融合来促进幼儿园儿童的发展。通过促进传统文化与幼儿园实践活动的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园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而且可以使孩子们有机会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更深的教育内容,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质量多元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教师应分析传统文化资源的实用价值,为发展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找到正确的方向[1]。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开展的意义
(一)培养幼儿生活习惯
生活中的小事是展现学生素质的最好方法。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时,教师还应利用传统文化向孩子们讲授生活习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鼓励他们更好地发展。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教给孩子正确的坐姿、饮食习惯等,并将这种教养用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利用优良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更好地调节儿童,促进健康成长,并确保儿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让幼儿了解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人似乎非常重视外国节日,而忽视传统节日。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对孩子的传统节日教学,使他们能更多地了解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并做好继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工作。还有经典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有趣的方式将其传播给孩子,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做好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工作,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资源的缺乏深入挖掘
幼儿园或多或少提供了优良的传统文化教育,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缺乏交流,缺乏系统的计划,教学内容的分散和孤立导致无法整合和利用教育资源。此外,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基于当地或自身特点的学校课程,通常只提供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古典朗诵和传统节日,并且缺乏结合当地特色的基础来发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
(二)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重视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由于国内外的形式影响,一些教师对其重要性没有足够的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对传统文化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完全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一些幼儿园老师认为,在课堂上阅读和背诵《三字经》等古代文学经典是一种传统的文化教育,导致理解上存在偏差。
(三)家园合作不完善
除了教师本人以外,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还需要父母的积极合作和积极参与,以便父母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参与教育并实现家庭学校合作和家庭学校合作。另外,父母倾向于希望孩子成材,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中,他们常常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而忽略了三观的培养。
三、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开展的对策
(一)开发地方文化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的挑战,我国拥有丰富的优良传统文化资源,每个地区都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民间习俗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当地文化。幼儿园提供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适应当地情况,充分而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各种资源,并改善和丰富幼儿教育。一是教师需要在课程中意识到当地文化资源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效地融入当地的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学习模式。二是挖掘家长资源,并让他们参与课程中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学前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过渡的重要阶段。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父母的资源,并让父母参与课程资源的设计和使用。这不仅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而且有助于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同时,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资源,可以更好地进行教育和培训。三是教师之间需要学习彼此的长处,每位教师应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互相学习,共同发展,运用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发展地方文化课程,促进传统文化教学的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立教师队伍是学前教育的关键环节,要在幼儿园开展优良的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着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幼儿园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优秀教育者。当前,许多幼儿园缺少教师资源,更不用说传统的文化教育了。因此,可以通过“内培外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同时,通过聘请传统文化专家、民间艺术家等加入对幼儿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采取讲座或情景的形式,将教育有机地整合到学前教育中。其次,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终身学习和自学习惯,增加跨多个渠道的知识存储,并为传统文化的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三)完善家校的合作
父母是儿童教育的第一位老师,幼儿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接触的最多。因此,学前教育不仅要依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父母的积极参与。有必要充分调动父母的社会资源,使其融入学前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实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父母的密切合作和积极融合,这有助于教育成果的体现和巩固。首先是问卷、家访和其他形式,以了解父母的活动、爱好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有助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动;其次是开展各种互动活动,例如父母和孩子的课堂。该项目使父母能够参加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使父母能够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从而使父母能够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状况,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最后,在幼儿园中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坚持,为了将优良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学校和家庭教育,需要父母的全面支持与合作。
(四)结合节日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
在幼儿园里,主要活动是教学活动,以课堂集体学习、小组互动和个人工作的形式进行。教师组织学习活动时,必须选择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性质灵活组织学习活动。为了组织和提供传统的节日文化课程,教师可以通过上述活动,通过讲解式教学、调查学习和情境经验学习来组织适当的学习活动,并通过积极的鼓励,提升幼儿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
不同的传统节日需要不同的气氛来渲染,学前教育应结合学前教育计划的要求,确定适当的内容,并说明幼儿可以通过传统的节日活动获得什么样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中秋节期间,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与父母一起制作月饼,然后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月饼。在活动期间,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中秋节是象征着快乐团圆的庆祝活动,与家人坐在一起观赏圆圆的月亮,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结论
简而言之,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要,不仅激发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审美吸引力,激发儿童的爱国主义,而且还可以塑造儿童的个性。 如果家庭和幼儿园能够共同努力,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幼儿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并养育热爱祖国的新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小捧.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8).
[2]柳瑾.浅谈如何利用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J].吉林教育,2016(42).
[3]李海英.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园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策略[J].学周刊,2019,(2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