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试论《百合花》里的审美教育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郑日荣
[导读] 《百合花》是是一篇文质俱美的经典短篇小说名篇

        郑日荣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 广东省 湛江市 524400
        摘要:《百合花》是是一篇文质俱美的经典短篇小说名篇,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美、品味美、升华美,去探索作者是如何为读者刻画了美的人物、抒写了美的情感、营造了美的物象的,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
        关键词:《百合花》,发现美,品味美,升华美,美的熏陶,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基本理念”里指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因此,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他们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
        《百合花》(2020年秋部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是当代著名的作家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它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却显得非常的清丽、精致、淡雅,是一篇文质俱美的经典名篇。在组织《百合花》教学时,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从中善于发现美、品味美、升华美,还可以带领学生去探索作者是如何为读者刻画了美的人物、抒写了美的情感、营造了美的物象的,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培养和提高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
        《百合花》以1946年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为背景,描写了部队发起总攻之前的中秋之夜,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向一位新媳妇借被子,最后小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队的百姓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新媳妇为抢救伤员,献出了自己唯一的嫁妆——一条绣着百合花的新被子的故事。小说赞美了小通讯员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歌颂了新媳妇纯洁而美好的心灵,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
        要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就要引导他们去感受小说中人物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形象、美好的情感,体会由此而产生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这个发现美、体会美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教育,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感受小说中人物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形象、美好的情感,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百合花》里面描写了三位连姓名都没有的人物:小通信员、新媳妇、“我”。小说以一
位文工团战士——“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描写了一位年仅十九岁的入伍仅一年的小通讯员,这个小通讯员为了挽救担架队的百姓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腼腆、朴实、勇敢、舍己救人;而新媳妇呢,是一个刚结婚三天的年轻媳妇:“……,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为抢救伤员,献出了自己唯一的嫁妆——绣着百合花的一条新被子,她漂亮、善良、纯洁;“我”,则是一位勇敢走上最前线包扎所的文工团女战士,带着一种女子特有的母性对待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和群众。
        他们都没有具体的姓名,却都有着美丽而高尚的美好心灵,都有着高贵而美丽的人性美。作者用墨不多,情节简单,却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在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小说的这些人物形象时,要善于充分利用好小说心灵美好、人物形象美好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引导从中他们感受到美,接受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同时,在小说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美好的,作者把这三位连姓名都没有的人物之间的关系,谱写成了一曲不是爱情的“爱的牧歌”。
        人与人之间是亲人一般的,军民是一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美好的。这一切也是一种美,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让师生共同感受到美的教育,接受美的熏陶,以达到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感受小说中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浓浓的人情美与人性美,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人情美,是指人际交往流露出的友爱和感情的美。人性美,则是心灵上的美,是人在面临一些事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
        《百合花》里面人物表现出来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是浓郁的,淳厚的,极富艺术感染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一方面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所起的巨大作用。
    关于人情美,上文在说到“人物之间的美好感情”时已经探讨过了。下面我们以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为例着重说说如何利用小说中的人性美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人性美都是一种洁白无瑕的大美。
        小通讯员的人性美主要是通过几件小事表现出来:当他听到新被子是新媳妇的嫁妆时,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当他返回团部时,走不几步,他
        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当他为了救担架队扑向炸弹时……朴实、纯洁、高尚的心灵上的本性美显露无遗!
        而新媳妇刚开始做救护工作时,她害羞腼腆,“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答应做“我”的下手。可当看到小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而受重伤时,“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试着身子……” 新媳妇知道小通讯员已经牺牲了,可她还是细细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当“我”劝她“不要缝了”时,“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 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小通讯员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色发白,劈手夺过被子,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月光下,她眼里晶莹发亮,那条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小说通过对新媳妇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展示了新媳妇淳朴、真诚、高洁的人性之美。
        因此,我们在进行《百合花》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同学们赏析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让他们领会到这些人情美与人性美,接受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以达到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这是我们在育人工作中责无旁贷的。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有意识地、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美的人和事物,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他们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00(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第1版
3.《百合花》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年8月第1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