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庆
天津市静海区梁头镇中学 天津 静海 301600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前提。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延伸和补充,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从坚持“阵地、教材、活动、整合”四维体验教育等方面,论述了努力开拓心育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创造力、热爱学习、好奇心、社交智能、团队精神、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社会实践;心育
学校活动是德育的一个载体,是德育的一种呈现形式和实现途径,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校组织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优良的体验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引发其心灵的震撼。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可以形成积极的态度和信念,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做好组织领导、条件保障、教育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农村地区的各种生态、人文资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坚持“阵地、教材、活动、整合”四维体验教育,努力开拓心育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创造力、热爱学习、好奇心、社交智能、团队精神、感恩等等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了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科学发展。
一、开辟心育实践阵地,夯实体验教育的基础保障
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延伸和补充,在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阵地,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锻炼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我们学校致力于校内外心育阵地的开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空间。一是投资800余万元,建起了占地10000余平米的运动场、学农心育实践基地和绿化区,占地2000余平米的拓展活动区域等校内心育基地,旨在增强服务意识,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增强服务学校的行动能力;二是我们挖掘与区综合实践基地毗邻的优势,把基地的各功能室以及古农具、法制、艺术等展馆,作为我们的第二教室,旨在形成学生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具有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三是开辟了萨马兰奇纪念馆、运河文化博物馆、区教育史馆、龙海产业园、万亩林业园区、崇泰绿色园区、区烈士陵园等心育实践基地,旨在培养学生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
二、开发心育实践教材,提供体验教育的课程资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生除了要掌握必备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通过心理课、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交往的能力、创造力、热爱学习、好奇心、勇敢抗挫折等积极心理品质,磨练意志,丰富情感,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在各级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借鉴市区兄弟学校经验,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我们编制了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校本心育教材,定期上好团体辅导课,促进全体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其次,结合学农基地,开发了果树管理、蔬菜种植与管理、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等劳动实践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抗挫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基地共同开发了塑编工艺、金属丝工艺等20门物化创意课程,目前风能骑车、创意搭建、脸谱艺术、衍纸艺术、传统风筝、服装艺术等10门课程教材正在使用中,此外,我们的国画、民乐、阅读等也纳入到了班级的心育课表中,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三、开展心育实践活动,拓展体验教育的校外平台
丰富多彩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一种极好的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地补充。心育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能促使学生体会积极快乐的情绪,能让学会与同学交往促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促使学生们形成公平竞争的意识和审美标准,能积极乐观向上,有正确的人生观和感恩的品质,能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愿望激发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力。
我们和区教育实践基地联合,每个班每两周安排一次职业体验集中授课和活动;我们和社区协议单位联合,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员参加的参观学访活动,采取有奖游学的方式带领优秀班级外出参观,每一届学生三年间都能参观到萨马兰奇纪念馆、运河文化博物馆、龙海农业示范园等10几个教育基地;我们利用校内学农基地,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播种、施肥、浇水、除草、修剪、收获等系列学农活动,并争取社区支持,请农民伯伯为孩子们传授基本的农业常识;七八年级每周安排了一节阅读课时,图书室、心理辅导中心、理化生室、艺术教室的每天开放为个性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每年开展的运动会、艺术节、合唱节、读书节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四、开创心育实践整合,发挥体验教育的延伸作用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学校教育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更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教育。学校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才能促成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家长是学生的首任教师,一言一行,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社会是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最深,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所以,加强家校社会合作对促进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育实践体验模式。一是做到上级教育部门下发的关于杜绝校园和周边的欺凌事件以及不良学生行为转化文件任务相结合,通过个体辅导和家校沟通,缓解了40余名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保证了10名残疾学生在学校得到了正常的发展,让120名外来务工子女受到平等的教育。二是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对孩子们的负面效应,基本实现了每年近700名学生心态稳定,心理阳光。三是每学期设计2次家长课程心育系列活动和亲子体验活动。近5年来,家长和社区人员累计5300余人次参加了学校心育体验活动,学生、家长和社区对学校的满意率都达到了100%。
积极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实践活动的好坏事关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因此,今后我们还要一如既往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体验中成长,在活动中收获。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教育发展研究,2007
[2]李亚菲 综合实践和德育活动整合浅探 河北教育,2015
本文系天津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农村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XLZX-J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