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于淼
[导读] 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于淼
        新民市张家屯学校
        摘要: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重要意义。总体来讲,阅读能力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值得教师深入研究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语文教学现状着手,分析了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能力培养;阅读能力;教学探讨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只有在小学阶段打下夯实的基础,在日后的学习中才能更加顺畅,也能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和发展。阅读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有重要作用。但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阅读能力不足,教学方式也有待改善。因此教师应重视这一现状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不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一、当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知识固化、知识与现实分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过于机械化,教学方式上也存在不足。教师只是一味根据教学目标来“照本宣科”,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结合教材给学生讲解文章,形式化地引导学生划分文章段落、分析文章内涵。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完成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逐渐固化,不会变通、不会灵活运用成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语文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阅读最重要的就是理解、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感情,从中感悟体会生活。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语文知识固定的教授给学生,学生缺乏自己感受、领悟的阶段,也有部分内容受年龄、阅历限制,学生无法体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鲜少结合实际讲解,导致语文学习与现实脱节,这与阅读的意义相悖。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一门科目,必须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选取阅读篇目时结合学生兴趣。学习的文章是学生感兴趣的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增强对文章的理解,教学效果能够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文章主要对西沙群岛的景色进行了描写,为了进一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有关西沙群岛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西沙群岛的美景,这样也能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2.情感朗读,理解文章内涵
        朗读是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重要方式,研究资料显示,有感情的朗读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且朗读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纠正自己的字词读音。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可以从基本的字句开始,再到文章语句的断句节奏,最后再融入文章的感情,逐步深入,这样不仅有利于口语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学习理解。
        例如在学习古诗时,教师可以先对古诗的意思逐句进行解释,再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感情和深意,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古诗的记忆背诵。
3.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而问题是最好的引导方法。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和兴趣,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文章《找骆驼》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见过骆驼吗?”“文章中骆驼丢了是怎么找回的?”“读完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道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4.发挥想象
        处在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富有想象力,脑子里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在教学中善加引导的话能够借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文章的讲解、提问等过程中渗透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联想。例如在学习科技类、寓言故事类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情况进行猜想,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5.读写结合
        阅读能力只靠读文章并不能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写作是学生文字表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写作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文字的感悟与体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也有积极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读后感、给主题结合自身感悟写文章、以某个文章人物角度的方式写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考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夯实基础、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存在不少弊端亟待解决。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教学经验,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改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兴趣、情感朗读、提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读写结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断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英.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困生的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16(70):40.?
[2]沈殿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探讨[J].科普童话,2017(35):52.?
[3]罗林云.探析如何培养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中)(6):54.?
[4]罗丹.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魅力中国,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