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平安校园建设的不足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杨谦
[导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任何时候教育的稳定发展都是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

        杨谦
        南宁市星湖小学  
        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任何时候教育的稳定发展都是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确保在校学生的安全成长,早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保证。各地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系统开展,为杜绝校园暴力事件和暴恐威胁、建立稳固有效的安全防范系统、消除校内安全隐患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平安校园建设的不足及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字:“互联网+”、平安校园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任何时候教育的稳定发展都是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确保在校学生的安全成长,早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保证。各地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系统开展,为杜绝校园暴力事件和暴恐威胁、建立稳固有效的安全防范系统、消除校内安全隐患起到了推动作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者们有必要积极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平安校园建设的不足和缺陷,将平安校园建设目标落到实处。
        一、平安校园建设的不足
        平安校园建设已取得较大成就,但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相适配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发展缓慢滞后,影响到中小学校园安全建设的实际效果。就目前来看主要体现在在以下几点:
        1.平安校园建设宣传手段落后,缺乏吸引力。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手段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以往传统阶段的有效经验。但在互联网时代,仅仅将各种宣传画片、宣传文案简单的制成网页上传到互联网,对孩子、家长以及社会的影响力度能达到怎样的程度?实际上还比不上突然跳出的一款游戏广告。
        2.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解决手段落后,时效性差。开展安全大排查对各项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整治,是工作中常用到的方法,但是平时发现问题、汇报的流程都只能靠逐层上报,大不了使用了拍照上传的方法,缺乏完整统一的平台,造成效率不高。
        3.管理反馈要求不规范,工作闭环往往缺失。现时大多数学校的管理,直接面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宣传大都由德育部门管,其余的交给总务部门负责。上级对口部门涉及教育、公安、食药、消防、卫健等多个局委办,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不少隐患排查出来往往“登记、归档”后不了了之。
        4.工作台账记录手段落后。为了应对各种检查评比,学校各级管理人员不得不花费巨大精力整理汇编各种记录台帐,花在文字材料上的时间精力占据了整体工作的太大比重,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平安校园建设的目标
        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具体落实起来就是要与当下的互联网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和当下技术发展影响下人员的管理发展相适应。具体而言,建设平安校园的目标是:
        1.建立有效、可靠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逐步强化宣传教育和防控工作,提高包括学生、家长、教职工和社会所有人员对平安校园建设的了解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提升学校各方面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工作创新、鼓励他们的勇气和担当,能够对管理产生积极地影响。人们对平安校园建设的正确认识,是争取他们理解和支持的首要基础。除了传统的宣传板报、标语、校园广播、和班队会以外,还要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安全宣传。
        2.依托互联网+,强化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智能一体化建设。

有了互联网因素注入,原有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建设还将呈现出更高的融合度、智能化,同时操作向更直观、简易方向发展,可以大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能。
        三、“互联网+”背景下创建平安校园的策略
        1.依托互联网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宣传,提高安全认识
        交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城市,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肯定是淡泊的。思想上对安全的不重视,肯定会造成管理上的松懈,继而使得各类意外事故的接连发生。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的长足发展,依托网络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人口呈几何倍数增长。必须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覆盖面和便利性,发挥大数据先进技术的分析特长,通过各种平台对使用网络的用户精准的推送各种有关校园安全的信息,做到大普及、有深度。
        2.利用智能物管平台创建平安校园,打造安全学园
        后勤管理中物管系统电子化管理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是目前大多数只停留在电子化登记、电子化记录、电子化存档状态。借助云计算、智能化大数据技术,将物管系统中的一些关键信息提炼活化起来,提供并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处理。比如,场景一:通过智能化的物联网系统,学校消防管理人员可以调出报表,清楚的了解校园里采购并布置了一批灭火器,知道它们分别放置在什么地方,看到定期巡查的结果,到了一定时候还能从系统得到灭火器维护换装的提示。场景二:学校的门禁系统一般只做识别授权人员、放行作用来使用,加入智能化技术后,对出入人流量的数据分析可以给管理人员提出一些提醒和建议,到了下午17:30,离校学生人数明显少于平时,系统会向管理者发出信息,报告滞留校园人数和警报,督促安排巡查清校。场景三:大门的来访登记设备与公安网联网,来访人员刷身份证+面部识别登记后方可入校,如果遇到有安全隐患登记对象人员入校信息,则会自动向学校安全主管和属地警方发出报告,激活处置程序。
        3.打造周边平安防控网,营造安全环境
        校园不是孤立于社会的,而是城市社区的一份子。平安城市、平安社区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校园的平安建设效果。打通和校园安全系统和所在社区、公安、交警智能网的联系,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共同优势。比如,当学校放学,校园门禁收到大批学生离校数据,会给附近交通网发出信号,红绿灯会适当调整延长行人过马路的放行时间,交警部门会适当增加路面警力关注附近交通疏导,社区收到信号则会调配志愿者到达学校周边的路口、天桥等重点区域,引导和保护小孩子过马路避免交通意外发生……相反,在学生上学后的上课时段,周边各单位可以放心的将人力和工作资源放在别的方面。
        4.发挥家校关系纽带强链接作用,辐射安全社会
        孩子是家校联系的纽带,孩子的安全这是这条纽带的强链接。不管是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还是校园、小区周边的治安环境,不管是学校食堂原料的安全采购,还是校门周边游商小贩三无产品的危害,不管是校园暴恐事件的各种防范安排,还是校外水域防溺水监督岗哨的布置……只要事关孩子的安全,都会凝聚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焦点。学校可以主动作为,除了在校内做好孩子的教育以外,利用网络手段,设计布置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安全知识游戏、项目比赛、学习任务等,扩大安全教育受众面,增强社会对孩子安全成长、平安校园的了解和支持。组织热心的家长志愿者在公安、交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学校、到校园周边的危险地带去,或站岗监督、或宣传讲解、或组织疏导,总之尽一些可能发动可以发动的力量,建起一个安全防护网,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仇颖. “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考试周刊, 2019,(77)
        [2]  王梓涵.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J], 人才资源开发,2016,(18)

作者简介:
杨谦,男,1978-10,籍贯广西南宁,广西南宁市星湖小学在职教师,副校长,中小学一级教师(中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