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期   作者:杜红
[导读]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杜红
        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 ,重庆401431

        摘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思维与生物、物理和数学等各个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运用化学思维解决文科的很多问题。因此,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能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极大的帮助。因此,本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教学实践,对于如何开展化学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学生与化学学科接触较晚,具备一定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构建化学学习整体思维的基础。各个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只有借助于其他有关的科学知识,才能解决某一个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而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学习化学着重是掌握化学的思维,通过这种思维模式的有效运用,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强化。
        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是具有实效性和开放性,而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它能伴随着学生一生的发展。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同时还应兼具道德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需要经过反复操作和实践,才能掌握做题技巧和更多的知识。每一门学科都有很多知识,而任何学科之间都是互通的,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整合学科的核心知识。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利用学科知识点,学会融合贯通,并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培育高中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化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1在科学探究中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很多高难度的知识点,在学习能量守恒、化学平衡和物质结构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更好的了解,需要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学习物质结构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水分子的模型,学生会注意到这个水分子模型类似于米老鼠头,对这个知识点更容易接受。教师还可以采用实验操作的形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能量守恒和化学平衡等知识,这样能对化学中的难点有更好了解和吸收。通过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出来,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知识点转化。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学科思维,在能真正融合贯通,并能学会运用化学学科思维,解决其他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作为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在化学学习中如果缺乏科学探究,就会使化学课堂丧失了生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采用实验探究、推理论证的方式,针对物质的结构变化和组成,提出假设,在探究中通过合作、提升思维,最终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这一课中,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以下问题: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2SO3,会出现怎样的反应,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有的学生给出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的学生指出会发生双水解反应。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假设,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性的运用化学思维。
        2在问题驱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问题驱动学习,突出化学主干知识,这一点非常关键。学会提出问题,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学生只有学会自主提出问题,才开始真正的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更多是采用讲授式,学生只能围绕教师的思路被动听讲,不能真正打开自己的思维,而这样一种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极为不利,对学生终身学习也会带来阻碍。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侧重于主干知识和化学核心概念,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从问题为着眼点,引导学生从传统的记忆学习方法,向深层次理解化学知识点的可迁移的学生方式转变,能将过去所学习零散的性质、原理、概念等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和整合,由此形成思维导图,并通过所学知识内容的综合运用,以更好的发散思维。通过系列问题,对问题化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始终贯穿这种可迁移的、可拓展的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优化,并帮助学生高效迁移和从整体上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在进入课堂后能带着问题。然后在以这些问题为着眼点,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由此将学生思维激活。例如在学习化学平衡的概念时,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然后教师设计以下问题情境:“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平衡问题?”在学生例举营养平衡、生态平衡和受力平衡等例子之后,教师在接着问下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平衡现象或问题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吗?”学生通过讨论给出以下几种答案:平衡相对稳定、有来有往、有条件的。教师再继续追问:“同学们请你们认真思考下,什么才是化学平衡?化学中什么样的反应是有来有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生活中常见的平衡现象为着眼点,将问题提出,并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化学平衡的概念进行归纳和总结。由此完全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既可以对相对抽象枯燥的概念深入理解,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为了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对自主自主学习大力倡导。通过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和相互启发,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作意识进行培养。根据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运用,鼓励学生开展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通过合作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时,还能促进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在分组时应尽量做到均衡,对每个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上的差异充分考虑,真正实现思维互补、取长补短。其次,注重选取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的宗旨,是为了共同提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选取有价值的小组合作探究内容。通过具体分解这些内容,使每个组员之间分工明确,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小组讨论的应该是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并且有多种问题答案,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出来。最后,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关键的一点是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应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通过问题情境的巧妙创设,引导学生对问题及时诊断和处理,由此为高效和有序的开展小组合作提供保障。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法,对学生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关键是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问题导向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在自主获取化学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科学的学科素养,并用以解决各学科遇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尹莉娜.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怎样落实学科核心素养[J].新课程,2020(42):40-41.
        [2]付丽娜.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课堂翻新[J].高考,2020(08):32-33.
        [3]赵强.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浸润式教学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06):50-51.
        [4]马占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建构[J].青海教育,2020(12):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