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期   作者:顾新英
[导读] 数学教学要发展和培养核心素养,这是学科教学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
        顾新英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摘要:数学教学要发展和培养核心素养,这是学科教学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基于此,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应针对这个方面培养,进一步加强研究,找到最为适合的方法。本篇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讨论,分析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及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培养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培养方法
        引言:教育深化改革要围绕核心素养,转变过去一味知识本位的做法,而是要关注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其将来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以及重要的品质,以确保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这个方面素养培养,除了要坚持生本原则,还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手段等,促使学生在实践参与中思考、分析、逻辑推理等,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最终实现数学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全面提升。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存在知识本位情况,各个学科都有这个问题。数学教学中注重知识技能,忽视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培养。这样学生所学习的数学过于死板,可以应对考试中数学习题,却不能用数学课中所学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也就是生活化问题。这样的数学学习缺乏价值,学生能力有限,难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下对人才的需求。即使在课堂中学会知识,将来也可能由于没办法很好融入到社会中,最终被淘汰。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融入大教育观念,虽然也牵扯到了知识技能,但是这些却不是唯一,而是注重学生综合发展与整体发展,同时让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素质[1]。这样学生数学学习更有意义,不仅有助于自身发展,也能帮助其提高应对与解决现实问题能力,数学学科服务生活的功能也能更好发挥。
        (二)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过去教学中一切以知识为主,无论是课堂中讲解还是习题训练,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这样的数学教学过于狭隘,教学中为了知识目标达成,多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灌输知识中忽视能力培养,导致学生思维发展慢,缺乏实践应用能力,数学教学容易陷入到低效之中。数学教学围绕核心素养,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关键能力,另外一个是必备品质。这个与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围绕这些组织教学,学生能力和品质提升,数学教学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等都能实现。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构建以生为中心,师生合作互动的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核心素养,最为关键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生为中心,师生合作互动的课堂[2]。过去数学课堂中,由于对小学生各个方面认识和估计不足,课堂中没有让学生成为主人,而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下数学学习,除了缺乏深度,也难以让学生养成主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数学教学,应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应树立大教育观念,从学生长远与持久发展出发,培养关键能力和品格。
        教学改革下数学课堂,应当打破教师代替学生思考,以及包办的做法,而是要确保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协助学生,使其在探究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在不断思考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自我定位做出调整,成为学生数学学习引导者,需要积极指导但不过分干扰,促使学生在循循善诱下,更好完成学习,并在发挥主体作用中感受到成功,从中获取乐趣。小学生数学学习自觉性会提高,在课堂中就有主动获知的强烈需求,学习成效更高,且各项能力会持续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也极为关键,从过去单边输出和互动中脱离,师生在课堂中既要积极互动,又要加强合作,在共性智慧下发现与解决问题。

学生在过程中就能实现综合发展,教师教学水平也会提升,最终在教学中实现共赢。
        (二)创设各种情境,培养思维和能力
        数学课培养核心素养,第一个要做的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这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最主要的驱动力。因为小学生如果对数学课毫无兴趣,主动学意愿非常低,那么培养核心素养无从说起。创设各种情境,不仅能让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情感,具有兴趣之外,还能调动实践参与积极性,在自我摸索和探究中学习新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并增强分析、推理、应对问题能力等[3]。小学数学课创设情境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服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另外,创设情境要考虑到学生生活经历与认识能力,尽量创设一些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讨论,在自我学习中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小学数学课创设情境有多种方式,可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生活中情境;也可利用多媒体,把无法直接搬到课堂中的生活情境,利用声色技术具象化呈现。比如在涉及到相互问题,由于应用题中表述往往比较复杂和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容易搞不清其中关系。这个时候就可让学生在教室过道中再现题目中语言表述内容,学生就能在直观的表演中,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列出等式更快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数学思维会在主动探究中得到发展,而且会变得越来越活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会提高。又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蝴蝶、风筝、车轮等图形,要求学生观察,感受具有这个特征图形美感以外,对轴对称图形有整体了解和认识,积极展开讨论和探究,发展思维,从而更好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内容。
        (三)引导合作探究,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必须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启发,以及调动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促使学生融入到发现与解决问题中,并积极质疑和大胆创新,使其在课堂中实现综合全面发展。合作探究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关键能力,还能培养其适应社会,在成长中需要具备的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交流能力等。合作探究教学一方面要分好组,保证每个组数学实力不相上下;另外一方面则是要设置好合作探究任务,要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可适当的提升难度,使其伸伸手就能够着[4]。布置探究任务后,不要直接让学生合作探究,而要先让其独立思考,有自己想法和观点基础上,再组织其合作交流,在共同探究与互帮互助中解决问题,并潜移默化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还能促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提升。
        比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中,就可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这个探究任务直接让学生完成,难度比较大,所以教师要指导。在学生探究前,先引导其回顾长方形面积公式,让其注意两个图形之间关联。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推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过程中小组内成员会互相协助,通过折叠和剪裁等,掌握两个图形关系,并在推导中发表个人看法。教师要观察探究,参与到推导中,针对学生完成任务中遇到难题,予以点拨和引导。最终,学生就能在共性智慧和探究中,解决数学问题,掌握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持续发展,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就必须要做好核心素养培养。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构建以生为中心、师生互动合作课堂,以及创设各种情境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各种能力和思维发展,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73-74.
        [2]汤增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12):257.
        [3]贺社明.小议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7(42):126.
        [4]魏虎成.浅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新一代:理论版,2020(09):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