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数学“导学语”的设计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期   作者:夏萍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学教方式变革”项目的推进深入,课堂转型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
        夏萍
        浙江省嘉兴市艺术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学教方式变革”项目的推进深入,课堂转型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但将之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却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低段学生识字量少,理解力有限,如果以“导学稿”为载体让学生自学,显然不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加重学生的负担,起不到培养自学能力的作用。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为此,笔者尝试从几种不同类型的“导学语”设计和运用入手,通过教师指导性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会看书,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关键词】导学语;“激趣式”导学语;“引探式”导学语;“问难式”导学语;“延伸式”导学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学教方式变革”项目的推进深入,课堂转型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但将之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却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笔者的多年低段数学教学实践,发现低段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方向不明。
        低段学生入学时间短,没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不明确、目标不清晰、遇到新问题往往不知所措,不擅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
2.思考方向散乱。
        数学就是思考的产物。但是,目前小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不思考”、“被思考”、“无方向乱思考”……如果一个学生处于“散乱思考”的学习状态中,势必会浪费时间又达不到学习目标。
3.思维深度不够。
        现在的数学教材一般都要用文本语言形式且呈现出跳跃性,个别教师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引导浮于表面,只求结果不问原因。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就会形成思维的惰性,不愿深入思考,思维能力较弱。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在低段的数学课堂中合理设计并运用“导学语”,目的是通过提示语的形式,引领学生在数学课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一、导学语的设计原则
        1.目标性。好的导学语具有鲜明的目标性,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
        2.针对性。好的导学语应该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对于即将要解决的问题或学习任务具有明确的指向,让低段学生能及时地进入学习状态。
        3.概括性。好的导学语应该具有完整的概括性,应该选择精当的词语或总括性强的话语体现教师的要求。
        4.情感性。好的导学语应该具有强烈的情感性,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导学语的分类
        经过实践、反思、总结,我将导学语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三、各类导学语的运用
        1. “激趣式”导学语
        (1)概念:教师利用一系列语言引导,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使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对教师感兴趣,对即将进行的学习任务感兴趣。
        (2)特点:此类导学语语言简单、热情、富有感染力,甚至可以加入一些肢体动作,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使用点
        ①课堂导入时使用,引导学生快速进行教学情景。
        例:教学《数学广角——推理》导入环节片段:夏老师在白板后藏了一本书,猜是什么书?(乱猜)老师给大家一条线索,你能猜出来吗?出示条件1:这本书是语文书和数学书中的一本。学生猜(答案不一)。出示条件2:这本不是数学书。这本是?(语文书。)你是怎么想的?(不是数学书,就是语文书。)不是数学书,就是排除了数学书的可能性,这种方法叫排除法。对于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想说的?(不能乱猜。)师:对,在猜的时候不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猜,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
        ②学习疲惫时使用,重燃学生研究欲望。
        一节课40分钟,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堂后半段经常会出现注意力、兴趣、师生互动的降低,而学习意愿的缺乏必将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据心理学家证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他们的有意注意处于一个循序发展的过程。当他们一直处于一种学习状态时,他们的有意注意开始消退,无意注意开始上升,也就是思想开始开小差。这时候如果教师继续上课,效果就会很差。当学生出现这种疲劳反应,教师应立刻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
        a.首先,由静转为动。在一节课中,尤其是下午的课,如果学生一直以静的状态听课,当疲劳反应出现时,教师可以让他们动起来,让他们的无意注意发挥作用。
        例:《8、7、6加几》学生有了学习9加几的基础,课堂的主要设计流程是:出示主题图→探究算法→练习巩固,后半节课学生一直处在枯燥的练习过程中,这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地进行引导,“小朋友们,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同桌讨论)我们动手试试这些方法吧!”通过教师导学语切入下一个应用环节,重燃学生的学习欲望。
        b.其次,由动转变为静。很多教师以为只要一节课不停的让学生操作、活动,使学生一直处于动中,就是一节好课。根据我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如果一直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不仅教师非常疲惫,学生的后半节课也会感到疲劳,他们的学习效率必然低下,这时也应该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
        例:《长度单位厘米》,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际测量,从而更好建立起长度单位的表象,学生反复操作很疲惫,这时就该适时介入,提问:我们测量了许多物体的长度,谁来总结一下,到底如何对物体进行长度的测量呢?让学生静下心来对操作过程中累积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得出本节课的重要结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动和静的度。我们可以在静的状态复习旧知和呈现新知,以动的形式操练新知,再以任务型教学安排学生静下来写以巩固新知。我们要从学生角度出发,重视每位学生的发展,动静相结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③学习内容枯燥时使用,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学者哈尔莫斯说过“掌握数学,就是善于解题,但不完全在于解题的多少,还在于解题前的分析、探索和解题后的深思穷究。”传统的数学计算课、练习课、复习课对很多人来说是枯燥的、抽象的,因为老师会布置许多的练习题。学生缺乏对知识间的联系与知识系统性的充分认识,从而导致认识肤浅,综合能力差,很难取得良好的成绩。这时,教师的导学语应注重“前后兼顾”和“解题规律的总结”,强化知识间的联系。
        例:《7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有了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乘法口诀的方法,再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摆摆七巧板,边摆边编乘法口诀。在学生动手摆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并追问一些关键问题,如: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算出结果了?
        2. “引探式”导学语
        (1)概念:教师利用一系列语言引导,引发学生对学习材料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2)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探究,启迪学生的思维。运用此类引导语,应依据教材内容来设置,必须有思维含量、有思考价值,并且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欲望。此时教师的思路要清晰、逻辑要严密、环节要新颖、表述要准确。
        (3)使用点
        此类导学语通常会设置一些悬念,鼓励学生自己或与他人合作研究、交流探索,从而得出结论,“引探式”导学语通常使用在竞赛、操作、辩证思考前的引导。
        例:教学《十几减9》(以15-9为例)时,借助小棒让学生操作、思考:“如何从15根(1捆零5根)小棒中去掉9根?还剩几根?可让学生在做中亲自参与算法的探索,实现算法多样化:
        (1)先从一捆中去掉9根,再与5根合并,即10-9=1,1+5=6。
        (2)将一捆拆开,与5根合并后,一根一根地减。
        (3)9根加6根得15根,所以15-9=6。
        (4)先去掉5个单根,再从一捆中去掉4根,即15-5=10,10-4=6。
        3. “问难式”导学语
        ?(1)概念:问难,反复辩难。“问难式”导学语是指教师利用一系列语言引导,使学生在明白知识点的基础上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能自己解决问题。
        (2)特点:此类导学语往往会设置学习冲突或障碍,引起学生的质疑,再引导学生进行验证,以突破教学重难点。
        (3)使用点
        ①??引导学生对结果问难质疑。
        ?知识是在无数次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不断问难-释疑。课堂例题探究完毕后,学生常常意犹未尽,这时的质疑可以把模糊不清的地方再次审视。
        例:二年级《对称图形》, 让学生找一找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对称图形?在给学生准备的材料中,我在“三角形”上动了手脚,将几个等腰三角形装进了几份材料中。因此,当我举起一个不规则三角形问学生:“所有的三角形都是对称图形吗?”大部分学生都齐刷刷回答:“不是!”这时,有一个学生勇敢的站起来质疑说:“我发现我的三角形和他们的不一样,我的三角形两条边一样长,是对称图形。”另外几名同学也纷纷说:“我的也是。”这样巧妙的问难——解疑,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了主动的探索思考,感受到了问难过程中带来的无穷乐趣。
        ②?引导学生在预习中的易错知识点问难质疑。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指导学生预习时发现问题,这样教师不但能在课前了解学生预习的疑难点,在施教时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有了内动力和心理的需求,就能在课堂上深入持久的思考,积极的讨论。
        例:教学《十几减9》,有一位平时很喜欢提前预习的学生就提出质疑:“为什么十几减9的结果都比十几个位上的几多1呢?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意义,学生一旦知道了原因,也就等于掌握了减法的算理。抓住这珍贵的教育契机,将问题留给学生小组讨论。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十几减9可以先想10减9等于1,再把1和个位上的几合起来,因此答案总比个位上的几多1了。”教师再顺势引导,极大地诱发了同学们的质疑意识。
???   教学是师生信息相互传递的可控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随时把自己预习的过程中疑难问题提出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疏导、释疑、解惑,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人常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但是我相信,只要正确地面对学生的“问难”,定会让课堂“此时有声胜无声”。
        4.“延伸式”导学语
        (1)概念:教师利用一系列语言引导,对教学内容适时、适度拔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特点:“延伸式”导学语具有延伸性、扩展性、开放性。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使学生的课堂所学有用。
        (3)使用点
        此类导学语往往使用在课堂后期,这时新授知识已经掌握充分,学生学有余力,需要适当补充拓展。
        例:教学 《摆一摆  想一想》。分工协作,发现规律后,适当延伸:如果给你6个小圆片,你能摆出几个数?你能想到的第一个数是多少?你能不用小圆片摆就能说出是哪几个数吗?
        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功效。”马可连柯也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的确,语言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经过一段时间在数学低段的教学实践后,学生学习力明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朱德江 魏林明《“学为中心”课堂转型实践指南》[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2]晓丹《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的88个细节》[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
         [3]叶建云《可以这样教数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