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琦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610200
摘要:当今的小学数学教育,已经逐渐改变了之前注重基础知识记忆和通过刷题提高分数的传统理念,而是要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形成数学思维能力,为之后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志码:A
引言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将书本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问题的创设、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教学案例的展示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激发其创造能力,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日常实践密切联系到一起,切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首先,表现为学生自身占据的主体地位没有有效呈现出来,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处于被动式学习的状态,长时间下来的话,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逐渐降低。其次,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的单一和滞后,没有遵循规范性要求对教育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以及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口号存在着不一致现象,教师仅仅是处于口头方面的进行讲解,实践操作不到位,各项游戏教学以及多媒体辅助等创新教学少之又少,难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次,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待增强,有的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背诵和强制性记忆公式和各项数学知识点,但是学生缺少对知识内涵和外延深度的把控,灵活运用能力不高。最后,教学活动中也没有加大学生质疑精神培养力度,在实际教学期间,依照教条思维进行教学,使学生错误地认为书本、教师教导的都是正确的,此种教学现象完全约束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1]。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策略
2.1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小学是学生积累数学知识和形成数学思维的关键阶段,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必须通过长期持续的坚持和训练才能实现。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对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小学生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突出针对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以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推行鼓励式教学,要认真揣摩和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情感的力量去影响和激励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的态度会对学生学习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满足与自信,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师的鼓励,会让学生们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变得积极主动起来[2]。
2.2化难为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要想学生对数学产生持久兴趣,只有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才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才能让学生从老师要我学变成要老师教我学。如教倍数关系时,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不联系生活,不联系实践,甚至连一个成功的案例也不联系,那学生就会视如嚼蜡,无滋无味,久而久之,别说兴趣,连新鲜感都没有了。这也是许多小学生从小不喜欢数学导致上了初中也学不好数学的根本原因。成人都知道,世间万物,变幻无穷,但万变不离其宗,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本质始终是不变的。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一直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之中。试想一下,如果老师不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那要想提高数学成绩谈何容易。
2.3数形结合,强化思维深度
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思维转换。同时,为让学生更快速地对知识进行有效消化,教师还应引入数形结合思维的教学。数形结合思维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在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之间逐步探索出数学知识的根本性特点,从而帮助其深入分析问题、快速解决问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相对形象或直观的图形给学生进行讲解,或将图形转变为数量关系,让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例如,在学习周长公式的过程中,由于这一部分知识较为抽象,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只能靠死记硬背公式来学习,而一旦遇到变化了的图形,他们便难以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可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使其牢牢掌握周长的含义、概念和计算方式。如教师可以一边画图一边运用公式进行周长计算,并指出公式中的符号、数字代表的是图形中的哪一部分,这样学生就能厘清图形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公式的快速理解与掌握[3]。
2.4通过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转换能力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逐渐的崭露头角,其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讲,不仅仅提升了教师的讲课效率,还使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聚精会神的听着教师讲课。再加之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更是将多媒体技术推向了大众的面前,几乎所有的初中、高中甚至是小学都在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的讲授。而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也是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给出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的形状、形式,并让学生去思考在做题时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学生依据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研究,并在最终得出正确答案。在多媒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将知识点更为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加透彻、更加牢固。
2.5引入生活思维案例,体现数学知识实用价值
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引入生活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相关思考,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数学联系密切的一些问题,这种寻找事物内在联系的思想也就是建模思想,其对小学数学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在引入生活化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在《正负数》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就可以利用这样的生活案例:“我们到商店里买衣服,在和销售人员讲价格的时候,经常会听说不能按照这个价格卖出,否则就赔钱了等等。我们都知道商店卖东西是为了赚钱,那么赔钱又是什么意思呢?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表达?”这个案例就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通过所学知识,很多学生也举手发言并举例,如“衣服进价是200元,240元卖出就是赚40元,180元销售的话就是赔钱了,记作-20元。”这样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而且,这种数学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前提,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以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时刻紧扣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这一能力目标为指引,通过对问题的有效设计来驱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让他们的数学学习更容易。
参考文献:
[1]刘欣,姜金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64).
[2]李明.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研究[J].考试周刊,2018(21).
[3]刘丽清.试论创新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思维的有效措施[J].考试周刊,2017(15).
[4]张敏.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方案[J].学周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