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期   作者:张桂萍
[导读]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非常系统化的理论学习,要求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做到尽数掌握和知悉,
        张桂萍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重庆402761

        摘要: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非常系统化的理论学习,要求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做到尽数掌握和知悉,同时还要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到发现、分析以及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锻炼和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促成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概述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是高中阶段学生在学习时的必需品,也是目前高中生急需掌握的知识能力。在高中数学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方式是当代教育对学生培养方案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塑造高中学生优良道德水平的必要手段。高中数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首先是文化常识与基础的培养教育;其次是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反思与发展的学习能力;最后是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生活,让学生学会适应环境的能力。以上三种不同能力的养成都需经过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的锻炼,除此以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对数据的梳理和分析能力,教师也应当着重锻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知识拓展与实践的能力,使得学生可以获得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技能,让学生可以把繁复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变成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引领学生建构完善的数学学习系统。
        二、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里出现的问题
        (一)传统经典教学模式的理念约束
        即使现在素质教育已经获得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但是一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依然难以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教育方法难以转变,致使学生仍然停留在以考试成绩为纲的教学课堂之中,教师群体也仍然处在课堂教学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上,对学生进行“填鸭式”传统老旧的灌输型课堂教育,很明显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成为限制和阻碍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绊脚石。
        (二)教学内容和方案设计考虑不充分
        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里,教师为了使学生的成绩能够获得快速提升,将大部分的精力和重点放在对于具体题目的解释和对各个知识难点的实践应用上,忽略了探求新知识的学习目的。在实际进行教学活动时,大部分教师通常只对新知识的出处进行简单的概述,并不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追根溯源,深入了解和掌握,向学生灌输分数至上的学习理念和观点,让学生成为一种做题的机器,这类问题的产生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大幅度下降,对其未来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是弊大于利的。
        (三)过于依赖教材
        过于依赖教材,为教材赋予了绝对权威性,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性的比重过大。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的主动性明显过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产生,使得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也无法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案
        (一)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高中阶段数学课堂里,教师常常担心自己的讲解是否完善,是否足够细致和深入浅出,担心学生没有掌握,所以对一个知识点内容进行反复讲述,认为自己每多讲授一遍,学生就能多记忆一些。但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并未因此获得很大的改善,反而存在部分学生因此对高中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及耐心,丧失主动学习的动力,自主进行学习探究就更是纸上谈兵的情况。有鉴于此,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探索能力,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挖掘培养。

比如在教授“和角公式”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等,教师并未从一开始就用“填鸭”的方式给学生反复讲解知识点,而是主动和学生展开探讨研究,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进行探讨,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模仿师生协作进行探究的模式,对剩余的正弦和正切公式进行讨论研究,教师本人不再加入探讨和研究过程,只在学生出现难以解决的疑惑时才给予提示,进行恰当的指导。这种方式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极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确保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和探究能力,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利用展开合作交流研讨学习会等活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其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得学生学会重视集体利益,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同时,学生还可以借由与其他人的协作沟通达成不同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目的,完成整个团队所有学生的能力提升。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课堂活动里,教师理应尽力多为学生制造团队合作探究问题的契机,确保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锻炼。
        (三)学生生活意识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充分联系理论与实践的自然学科,在进行高中数学的课堂活动时,教师在对学生传道解惑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对学生生活意识的强调和培养,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增强对生活的理解,最终实现生活技能的提升,给学生未来的学业及进入社会后的工作等打下基础。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传统理念影响下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显然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需求,该种教学手段下的学生明显缺乏学习兴趣,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的学习状况下,没有学习数学的期望和欲望。因此,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积极性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变成教学课堂的主人翁,让数学知识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工具,从而真正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数学水平,让学生得以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竭力打破传统理念的限制,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拘泥于题目的标准答案,而是可以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考,进一步增强其解析难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
        为了让更多的高中数学知识尽快被学生掌握,教师理应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引导学生架设更加全面和完善的理论知识框架。在具体的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理应完善旧知识与新内容的过渡问题,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过去所学的知识内容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将新内容与学过的部分有效联结起来,继而熟练地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巧。紧接着,教师还应当着重注意学生的个人学习感受,分层次地构建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不抛弃不放弃,让处在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进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自信。最后,教师还应该及时做好对知识内容的引申和拓展,依照学生的现实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筛选和分类,严格把控测验题目的难易程度。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数学水平,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数学教育教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点。教师不单单要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以后的发展道路,为我国高中数学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许雅红.浅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课堂教学中数学运算的维度[J].新课程(下),2018(5):214.
        [2]侯华峰.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6):66.
        [3]许益平.例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课堂教学中数学运算的维度[J].试题与研究,2019(20).
        [4]王小燕.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与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8):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