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历史课堂使用顺德本土历史人文资源的教学建议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期   作者:刘柱康
[导读] 顺德区蕴含着大量的本土历史人文资源,如在历史课堂上运用恰当
        刘柱康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翁祐中学    广东佛山 510000
        摘要:顺德区蕴含着大量的本土历史人文资源,如在历史课堂上运用恰当,则对历史教学大有裨益。笔者拟从导入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结合课本素材、课外作业的设计等四方面对初中历史课堂使用顺德本土历史人文资源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顺德本土历史人文资源,历史课堂,教学
        关于历史人文资源的概念,中国有许多学者进行过各种各样的阐述。笔者比较认同中国史学会理事葛剑雄在《历史人文资源与旅游》一书中对历史人文资源的解释。葛剑雄教授认为:“历史人文资源是历史人物留下的遗迹、遗物、纪念性的设施”, “是一个历史事件的遗址遗物,纪念性的设施”, “是以往社会的遗存,包括城市、民居、公共建筑、日常用品、艺术品等等”,“是人为制造的景观”,“是口头书面或者其他途径保存下来的人类以往物质文化或者精神文化的记录”[葛剑雄《历史人文资源与旅游》,《图书馆杂志》,2004年第10期,第79页]。
        因此,笔者认为,历史人文资源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文明成果的总和。如,文化传统、思想观念、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历史遗存等等。它不仅包括了精神文明还包括物质文明,负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人们可以从中得到知识和教益。作为一名顺德初中历史老师,笔者深知使用本土历史文资源对历史教学的积极影响,如使用得当,不仅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而且更有利于顺德的学生通过对历史历史的认知升华自己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将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此,笔者就导入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结合课本素材、课外作业的设计等四方面对初中历史课堂使用顺德本土历史人文资源提出教学建议。
        一、做好导入式教学。
        对一节新课而言,导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良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不但有利于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还可以起到承前启后,联系新旧知识的作用。一般而言,本土历史人文资源是历史导入新课最重要的素材。用那些贴近学生生活,近在学生身边的顺德本土历史人文资源作为一节历史课的导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时,可以出示格兰仕、碧桂园、美的、万家乐、容声等产品或公司品牌的图片,通过图片和教师讲述,让学生了解我们现实生活中常常使用或见到的的物品,很多都是顺德的本土企业生产的。又如,教师可以用问题导入:(1)请列举出顺德改革开放的经济产物。(2)为什么顺德的许多学校要以人名来命名?像李兆基中学、郑裕彤中学、翁祐中学等等,这些人与顺德的发展有什么联系?这就可以使得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这一课的学习。
        二、进行探究式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张学生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专题,通过深入探索与研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本地的历史人文资源,非常适宜于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时,教材内容分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两个子目。社会生活的变化应该包括衣、食、住、行,而教材内容并没有涉及“住”这一方面。在顺德,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可以让学生对近代顺德最具典型建筑特色的“骑楼”展开探究性学习。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对现在的顺德骑楼开展调查。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问、查找文献资料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骑楼的发展历史、建筑特点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应通过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并让小组之间对所形成的最后成果进行交流与总结。
        三、理解好课本素材。


        “统编教材只是粗线条描写历史大事,内容相对简单,学生不易理解。”[周建建《初中历史教学与地方史结合初探——以中山地区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9页]在课堂教学中适度运用本土历史人文资源,可以使历史教学更有立体感、画面感,更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南昌起义时,除了详细介绍南昌起义发生的原因与过程外,对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准备建立根据地的历史过程也应该简略述说。又如在讲述八年级下册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南方谈话知识点时,应插入邓小平途径顺德视察科龙集团总部、游览清晖园等照片,让学生知道顺德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成就,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必要,进而使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四、课外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形成技巧、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就是按教材把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因此,所布置的作业也往往是非常机械的,导致部分学生作业都是通过抄袭参考答案来完成,从而无法达到巩固新学知识的效果。为了改变学生做作业的方法,就应该改变作业的布置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在笔者的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和教师认为,他们更喜欢能够结合运用本土历史人文资源的课外作业。由此可以看出,本土人文历史资源除了可以运用在平常的历史课堂上,还可以运用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
        学生往往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或熟悉东西感兴趣,喜欢形式灵活的课外作业。因此,深入挖掘相关的本土人文历史资源,设计相应的历史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是明智的做法。
        例如,学习完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后,为了让学生对近代民族资本家的实业救国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布置一课外作业——探寻近代践行实业救国的顺德历史人物,并给梁培基、何华生、薛广森等近代顺德企业家写信致敬。这种作业,可以使学生在作业进行过程中再次感受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五、课外活动的组织。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多样化,主张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等等。
        在顺德,在历史教学中上述课外活动都可以有效地开展。不仅如此,还可以设计一些其他的课外活动方式。例如,学习完八年级上册第2到第5单元后,可以组织学生重走先烈路,去参观抗争史上的每一个顺德历史遗迹,如西海抗日烈土陵园、三州抗日烈士纪念碑、旧寨塔抗战遗址等等,重温顺德人民的抗争史。因为本土历史人文资源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熟知性、常见性的特点,并且课外活动开展起来的实操性也比较强。同时,利用本土历史人文资源开展课外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历史实践能力。可见,历史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组织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本土历史人文资源,是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葛剑雄.历史人文资源与旅游[J].图书馆杂志,2004年第10期
[2]周建建.初中历史教学与地方史结合初探——以中山地区为例[M].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